阅读记录

第562章 臣参严绍庭擅作威褔[2/2页]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肉丝米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当皇帝的身影出现在皇极门下的皇台前,站在文武百官前列的高拱却是双眼一缩。
      因为皇帝竟然只戴着朝天翼冠,身着常服,神色从容安然的坐在了御座上。
      容不得首辅疑惑皇帝为何会忽然不讲礼节规矩,一反常态。
      依旧留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吕芳,已经是上前开口高呼。
      随着吕芳开口,也预示着今日的朝会正式开始。
      同样是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就该是各部司官员,依照在朝中位次先后,出班奏事了。
      但不等有人出班请命奏事。
      便见御马监提督太监冯保,已经是从另一边站出来,手中捧着一道早已草拟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持国秉政,赏罚分明。征北大将军骁勇忠正,宣威明恩,守节乘谊,平复河套,驱逐寇贼,明德有功,以安社稷,朕甚嘉之。追其祖晋昌平侯,食邑三千户,食实千户,征北大将军严绍庭,进太子少保,授资善大夫,勋正治上卿。”
      皇极门广场,好一片寂静无声。
      唯有冯保那洪亮的声音,传递向远处,在广场上回荡着。
      而先前早有过议论,知晓内情的如高拱等人,更是眉头夹紧。
      按照原本他们在文华殿朝会时与皇帝议论的结果,是如今至多晋封严家的爵位,而不对严绍庭做实质性的封赏。
      可现在皇帝却是一改当初商量好的决定,忽然要给严绍庭进正二品的太子少保,这可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几人的眼神,开始无声的交流着。
      如今关外的事情,朝中也基本已经知晓。
      征北大军这一次可不光光是有复套之功,还一举进军阴山以北,将漠南的蒙古人赶到漠北乃至更西边。更不要说龙虎大将军严鹄,作为征北大军的前锋将,率轻骑追逐贼子于大漠草原,斩获无数,更是生擒无数贼首。
      这一次征北大军最新的奏报,已经写明了正在班师回朝,将要携带这些贼首一同归京,要在京师来一场献俘大典。
      这一笔笔的功勋,可谓惊天骇地。
      大明朝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这等大胜仗了。
      如今皇帝加封严绍庭为太子少保,这不过是虚衔。
      等大军班师回朝之日,定然还有封赏。
      一瞬间,高拱等人就明白了皇帝的算盘。
      这是要在大军回朝前,给严绍庭抬高官阶,一旦等他们真的回来了,那就是实封官职了。
      太子少保已经是正二品的虚衔了。
      而资善大夫和正治上卿也同样是正二品的散阶和文勋。
      等严绍庭回来了,在朝中献俘,皇帝再实封于他,那就只能用六部九卿的位子来赏赐了!
      就在高拱头疼自己这位皇帝学生独宠严家的时候。
      李春芳心中已经是掀起轩然大波。
      太快了!
      太不加掩饰了!
      快是严绍庭的升官之快,可以说是举朝罕见。
      而不加掩饰,则是皇帝要独宠重用严绍庭的心思,昭然若揭。
      重用严绍庭,无疑是在进一步表明皇帝对新政的决心,要给新党释放更多的权力。
      而皇帝要加强新政的力度,给新党更多的权力,则朝中清流旧党就会被继续压制,一旦时间久了,清流旧党在朝中只会变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没有真正发生!
      李春芳只是目光失望的看了眼皇极门下那道身影,然后默默回头,脸色冰冷的看向身后某一处。
      按照规矩。
      宫中朝会,大体是按照官阶来决定站位,但却也有一些人属于例外。
      如翰林院的清贵,如那些官阶不高却权势甚重的言官御史们。
      而随着李春芳回头看望。
      文官班列里,属于言官御史们的区域里,便立马有一道身影晃动了一下。
      在人们还没有察觉的时候。
      一名身着青袍的文官,便已经站在了文武班列之间。
      青色官袍,乃五品至七品官员应着公服色。
      这样一个小官,却能站在一众绯红官袍之中,身份自然是不言而喻。
      不是翰林院的清贵官员,就是言官御史。
      再看文官班列里的空缺。
      这人的身份也就彻底明了。
      乃是六科廊的言官!
      迎着所有人的注视。
      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手抱笏板,朝着皇极门下躬身作揖。
      “臣,兵部兵科都给事中,欧阳一敬,有本,参征北大将军严绍庭擅作威褔,当罢免!”
      欧阳一敬一开口,道明竟然是要参严绍庭,顿时皇极门广场上立时响起一片哗然。
      皇帝刚刚才要加封严绍庭,旨意才刚刚宣读完毕。
      后脚,这欧阳一敬就要参严绍庭。
      这不是往皇上脸上打吗?
      可众人却也不敢轻视了欧阳一敬的参劾。
      毕竟欧阳一敬虽然只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如今在朝为官也不过七八年,可这位老兄却是个狠角色。
      欧阳一敬在当年中榜之后,便被委任为萧山知县,随后征授刑科给事中,当时这位老兄就弹劾了太常寺少卿晋应槐任文选郎时的劣迹。
      他要只是弹劾晋应槐也就罢了。
      可这位老兄不一样。
      他还一并要求罢免晋应槐选拔的南京侍郎傅颐、宁夏巡抚王崇古、湖广参政孙弘轼三人。
      虽然后来吏部审查后,只罢免了时任南京侍郎的傅颐。
      但欧阳一敬却也是一战成名。
      随后他又弹劾吏部尚书董份,致使董份罢官。
      欧阳老兄三次弹劾之后,终于是升任兵科都给事中。
      他又开始上疏弹劾广西总兵、恭侯吴继爵,总督陈其学、巡抚戴才。致使吴继爵被召回京师,陈其学、戴才双双罢官。
      诸位以为欧阳老兄的战绩就到此结束了?
      不!
      他后来还弹劾了英国公张溶,山西、浙江总兵官董一奎、刘显,执掌锦衣卫的都督李隆等九人不称职,除了张溶是两朝元老之后而留任外,其余的人都遭贬斥。
      这就是个战力超强的六科言官。
      一出手非死即伤。
      瞬间,整个皇极门广场上,无不是瞩目欧阳老兄。
      …………
      月票月票

第562章 臣参严绍庭擅作威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