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李春芳脸色紧绷,默默的低下头。
      可他却也是咬紧了牙关。
      皇帝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可皇帝依旧在沉声说着:“朕克继大统,继先帝遗愿,承嘉隆新政,近来南直隶、浙江两地度田,是为百姓,两地折铜征缴亦是为了百姓,朕自觉从不负百姓半分。”
      朱载坖看着在自己面前低下头的李春芳。
      心中忽然想到。
      自己是否需要继续如先帝一样,为了保持朝中势力的均衡,而留着李春芳这么个清流首揆在朝中,在内阁任职。
      或许……
      他幽幽一叹:“朕之心意,望李卿深切。”
      此言一出。
      即入耳中。
      李春芳没来由的浑身一软。
      纵使自己有千般万般的不愿意,如今也于事无补了。
      皇帝已经圣意决绝。
      三二喘息之后。
      李春芳躬身弯腰:“陛下宏德仁政,圣明无双,克继大统以来夙兴夜寐,早有仁君之相,臣深之切之。”
      朱载坖点了点头,目光扫向左右众人。
      他挥了挥手。
      “既如此,金行之事便到此为止,不作再议。”
      说罢,他也没了继续留在这里的心思,起身之后便由吕芳伺候着离去。
      “臣等恭送陛下。”
      直到耳边没了脚步声后,李春芳才满脸苦涩的抬起头直起身。
      他默默的看向左右众人。
      心知这一遭是输了。
      败的彻彻底底。
      清流旧党从此以后在朝中都不能再有半点声音。
      不然皇帝恐怕会舍弃最后那点情面。
      至于江南?
      眨眼之间损失上千万的江南清流士绅,便是再能挣钱,也不是一年两载就能将这一次的损失补回来的。
      而且如今江南那边还有张居正和高翰文两人,虎视眈眈的手握度田大权,借此整顿江南土地。
      如今除了造反,除了让东南半壁江山大乱。
      他已经想不到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拯救江河日下的清流旧党了。
      可谁敢反?
      一想到方才赵贞吉说的话,他就心中惊恐。
      依着赵贞吉的意思,户部这一次将会无比大方的拨付数百万两银子给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用来补足军中缺额。
      军队汰撤老弱,清查贪腐,整备练兵,现在又有钱粮补充,必然能在短时间内重振军威。
      到时候东南出了乱子,朝廷必然会第一时间调动大军清剿。
      而那个时候,若是胆敢反抗,也只有死路一条。
      念及此处。
      李春芳的目光不由看向已经跟随众人向着外面走去的胡宗宪。
      细想之下,当初胡宗宪入阁就是严家在背后推动的。
      如今内阁之中也可以说,就数胡宗宪最是知兵。
      而他当初在东南当差做事的时候,手底下诸如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人,如今也都在九边领兵。
      再加上执掌京营的镇远侯顾寰。
      忽然间,李春芳愣了一下,神色有些恍惚。
      看着高拱、袁炜、赵贞吉、胡宗宪、高仪几人已经走出文华殿的背影。
      李春芳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抹惊恐。
      他心中再也控制不住的升起一个恐怖的念头。
      或许在某些人那里,是一直在等着东南大乱的!
      这个念头出现后,就再也控制不住的在李春芳的脑海中滋生繁衍。
      自己往后该怎么办?
      李春芳竟然开始思考了自己的后路。
      然而。
      外头却无人会去顾忌李阁老的后路在哪里。
      金行这一次仅凭调控银价,就生生得利上千万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传的到处都是。
      毕竟这么多银子,断无可能藏住消息。
      对朝中大多数官员来说,这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
      至少,朝廷有这么多银子,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拖欠俸禄了,朝廷也能按时发放俸禄。
      随后。
      就是科道言官们反应过来了。
      天爷爷的!
      金行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调控银价,竟然就从江南那边弄来了上千万两银子。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江南还是太富了!
      随后就有越来越多的消息从四面八方涌出来,无数的详细不知从何处被暴露。
      朝中的言官御史们,对这一次江南的银价事件越来越了解。
      很快。
      言官御史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江南一地,为富不仁!
      世人都知道大明二百年来,就数江南赋税最重,但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算算数月金行就能从江南得利上千万,这只能说明朝廷过去还是太仁慈了。
      一时间。
      江南就如同一块肥美的糕点,被真实的摆放在了所有人眼前。
      知道江南富。
      但不知道江南竟然这么富!
      于是就开始有言官上奏,要求朝廷严加查明江南那些士绅商贾大户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家产。
      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凭什么他们就能有万贯家产?
      然后就是人们回忆起了当初徐阶一家被查后,朝野流传的那句徐半城的戏言。
      这下子好嘛。
      整个朝廷都炸锅了。
      无数的言官御史开始上疏弹劾徐阶,弹劾前任礼部尚书严讷,弹劾前任刑部尚书潘恩。
      整个朝廷都陷入到了对清流旧党的弹劾风潮之中,只是没挑明这是针对清流旧党而已。
      慢慢的。
      弹劾的对象,从那些已经被罢官的人转移到京中官员身上。
      凡是江南出身的官员,几乎都被弹劾。
      到了最后。
      就连李春芳也终于开始遭受弹劾。
      无他。
      当初李阁老之所以能入阁,可是徐阶举荐的。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
      清流旧党四字,终于是公开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而结果就是。
      因为京中官员如浪如潮的弹劾,竟然导致京师纸张一度出现稀缺情况,专门用于上奏的纸张更是一日贵过一日。
      因为科道言官们的弹劾。
      竟然是让京师纸贵。
      …………
      月票月票

第596章 京师纸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