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2章 昆仑楼盘竣工,迁入第一批住户![1/2页]

我靠拼夕夕卖廉价品,成国货之光 谁煮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晨让工程队画出图纸。
      860亩地,建成100栋楼,位置有点太空旷,这样很多土地就都浪费了。
      这更像是城市里的豪华小区,有更大的广场,休息区、娱乐区,但放在贫困山区并不实用。
      苏晨想了想大笔一挥,让设计师把所有多余出来的广场,全部改建成楼房。
      并缩小两栋楼之间的楼距,尽可能利用土地,建造更多栋楼房。
      最后一合计,居然能建300多栋楼!
      按照每栋楼30层来算,1栋楼可以容纳120户人家,300栋楼,那就是36000户人家。
      以最低限度一家三口计算,这300栋楼,足以容纳进10万人次居住。
      这样梧桐县的贫困家庭,就能住上全新的房子,不用蜗居在破烂的黄土房里,受风受雨,每天担惊受怕了。
      梧桐县贫困人口,或许并没有十万,但这里的房子,可以对周边县市出售。
      让隔壁的贫困家庭,也来这里买房。
      这样300多栋楼,就能全部住满。
      帮助10多万贫困人口,真正解决住房难的问题!
      就像苏晨说的,让房子回归它真正属性,是用来住人,是一家人遮风避雨的港湾。
      而不是用来炒,卖高价,割老百姓的韭菜。
      对于苏晨要建300栋楼的决策,起初,工程队还有些犹豫。
      因为这么多房子建起来,会很密集,又是高楼,严重影响了采光。
      但苏晨觉得这并不是问题。
      对城里人来说,追求的是住房舒适性,采光是很重要的。
      但山区家庭,他们住的只是黄土房,一旦下大雨,就担心房子会不会被洪水冲垮。
      而且很多家庭都住在山坳里,房子常年昏暗,楼房采光不好,也比黄土房强太多了。
      他们梦寐以求的,是住上一间宽敞明亮,遮蔽风雨的红砖房。
      采不采光,拥不拥挤,他们不在意。
      尽可能在这860亩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楼房,就能让更多贫困家庭有房可住,帮助那些贫困人口,实现住房梦想。
      这才是苏晨建300栋楼的意义所在!
      现在要解决是住的问题,而不是舒适性。
      一个都快渴死的人,你却觉得喝白开水没有味道,让他喝饮料,这不是扯淡吗??
      白开水才是救他命的东西。
      对贫困山区家庭而言,急需的就是住上干净明亮,不怕洪水的结实楼房。
      等到下大雨时,一家人住在新房里,能感到安心踏实,不怕房子再被冲倒。
      远比潮湿阴暗、摇摇欲坠的黄土房好太多!
      苏晨把基建队全召集了回来。
      在这860亩土地上,日夜开工建起了楼房。
      300栋楼房,工程量还是很浩大的。
      5000多人的基建团队,三倍工作效率增幅,估计也得半年后才能落成。
      苏晨打算先建成十几栋楼,大概一个多月能搞定。
      让一部分贫困家庭搬进去住,分批次进行,不用所有人一起等待。
      和孙鹏的交流中,苏晨得知梧桐县内有一个极端贫困的山村。
      前两天,因为一场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很多村民的房子都被毁。
      等到楼房落成,就先把这一批村民迁入新房中,他们就有新家了。
      ……
      一个月转眼即过。
  &nbs

第182章 昆仑楼盘竣工,迁入第一批住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