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3章 县长的无奈,政府给不起他们工资![2/2页]

我靠拼夕夕卖廉价品,成国货之光 谁煮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琴琴,找我什么事啊?”
      “爸,我有一个学生,叫庞青青,前不久刚从山区转学到我们学校……”
      杨琴把庞青青家庭情况说了一遍。
      沉默两秒,杨县长才回道:“你是想让我给青青的爸爸找份工作?”
      得到杨晴肯定的回答,杨县长却叹了口气,苦笑道:“我的好女儿,你以为我没有给他们找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还用你来教我吗?”
      杨琴满脸疑惑,并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平时,她心思都扑在教学上,对父亲手头经办的事不怎么过问。
      所以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杨县长把因果关系一说,杨琴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贫困家庭以前在山区,都是靠种地为生。
      现在搬到县城里,住上了楼房,也失去赚钱的能力。
      县里早就给他们分配了工作,但很多人,种了一辈子地,并不熟悉这些技术性的活。
      不少车间工厂,反而因此拖慢效率,导致产能低下。
      县里进行了补贴,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加上这群人没有文化,学问低,想从头学一门手艺,太难太难了。
      青青爸爸身上发生的事,只是贫困家庭当中的缩影。
      搬进县城的贫困人口当中,有太多人找不到工作,还有很多人找到工作,没几天又被辞退了。
      “这些入驻县城的贫困家庭,有5000多人,和青青一样的极端贫困家庭,占据了五分之一人数!”
      “可是,县里虽然给他们都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很多人因为自身水平低下,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或者学起来困难,一连几个月都赚不到钱。”
      “咱们石县本来就不富裕,有工作岗位的机会不多,而县里的困难户,不光是这5000口贫困家庭,原有的底层收入家庭,也面临着找工作困难。”
      “如果把就业的机会给这些山区家庭,岂不是都乱套了?”
      “所以,政府只能给予一定的补贴,不能过度偏袒谁。”
      “我们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了,总不能直接发钱吧?再说,你爸我是个穷县长,也发不起啊!”
      听完父亲的话,杨琴沉默了。
      她知道,父亲说的是事实。
      政府已经提供了工作机会,就看这些山区家庭能不能把握得住。
      毕竟。
      岗位就那么多,但人数却严重超额,狼多肉少,根本就不够分!
      要面面俱到,给每个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那是不可能。
      别说石县,就是一线的大城市,都没这份能力。
      5000多个贫困人口,加上原有的中低收入家庭。
      得有多少工作岗位,才能满足需求?!
      确实……不切实际!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杨琴暗叹口气,觉得自己太一厢情愿了。
      一个小小的石县,竟然会有这么多贫困人口,这么多人找不到工作。
      以前,她对这方面关注的太少了!
      杨琴心灰意冷的时候,杨县长却话风一转。
      “不过,咱们县这5000多个贫困人口,虽然政府给不起工资,但或许有人给得起!”
      “县里也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但有人能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第223章 县长的无奈,政府给不起他们工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