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边这位是二大爷刘海中,住在后院,也是轧钢厂的老员工了。三大爷闫埠贵,住在前院,小学语文老师,刚才你们见过。”
闻喜乐拉着孩子们,赶紧问三位大爷好。三个中年男人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都是一副欢迎的模样,一时倒也和谐欢喜。
王主任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她们做基层工作的,最喜欢的就是看到这种局面。和和气气的过日子多好。
王主任看基本上都差不多了,就把一大爷拉倒人群旁边,把闻喜乐他们的情况原原本本的说了一边,一大爷听的眼眶都红了。
“王主任,还是那句话,您放心,孩子们在这个院子里肯定受不了委屈。”
王主任满意的点点头,她上任前,调走的李主任把街道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她心里也多少有个底。这个院子里最靠谱的还算是一大爷了。
李主任的原话是‘这个院子里的三个大爷,一大爷耿直,作风正派。二大爷喜欢管事儿,大小事情都爱管,管不管的好就看运气了。三大爷有文化,做事儿过日子都是有计划的人。
等到告别了王主任和秦国强,并且约好了,自己这边一安顿妥当,就去把孩子的户口改了,都落到一起。
闻喜乐和四个孩子面面相觑。看着空荡荡的屋子里,什么家具也没有,但是孩子们脸上依旧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一大五小如同傻子一般,相互对看着,然后就回荡着阳冬和老三肚子发出咕噜声音。大家瞬间哈哈的笑了出来。
才4岁的老三,看着他们笑,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脸都红了。
而9岁的阳冬已经羞红了脸,抬起头气鼓鼓的看着自己双胞胎妹妹。被阳雪的鬼脸逗的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了眼时间,现在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抱在怀里的小四中间早就饿过了,现在睡的正香呢。
闻喜乐对着几个孩子说道:
“你们几个在屋子的炕上呆着,不要出去乱走,我去买点吃的。”
闻喜乐把几个孩子安排在主卧的炕上用军大衣裹着,交待了阳冬一声,就走出了院子。
倒座房有一个缺点,采光不太好。阳光常年也照不进屋子。可能是这个之前是个家里的学堂,建的倒也是宽敞明亮。门窗上都镶着透亮的玻璃。
闻喜乐出大门的时候,看到三大爷依旧在摆弄自己的植物,大方的打了个招呼后,就向外面的街上走去,不到十多分钟就到了看到了一个饭店,
53年这个时候公私合营才筹备的差不多,但也只是接受了一些自愿度比较高的企业进行了试验,大部分还是自主经营,所以大街上还能看到开的饭店酒馆,服装店之类的。
闻喜乐先去包子铺买了二十个大包子打包带走,又快步走进一个杂货铺,买了一些日常生活要用的东西,零零散散的装在新买的背篓里。
当三大爷看着出去了半个小时的闻喜乐,背着一大背篓的东西,两只手分别拎着一个大篮子的时候。
第8章 三个大爷一台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