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臣遵旨!”上官子棋领命,随即挥手示意士兵将抓起来的朝臣拖出大殿。
      皇上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扫过殿内剩余的朝臣,语气稍缓:“今日之事,朕希望你们引以为戒。朕不希望再有任何人,因一己私欲,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若有下次,朕绝不轻饶!”
      “臣等谨遵圣谕!”朝臣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惶恐与敬畏。
      “朕的确老了,是时候立太子了。这些年,朕一直不曾立太子,那是因为朕一直抱着一线希望,朕的大皇儿能好。
      他是朕的元后所出,是朕的嫡长子,从小朕对他寄予厚望。
      他从小聪明伶俐,后又习得文武双全。
      他在朕的心里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可惜……天不遂人愿,八年前沧澜刺客想杀朕,大皇儿为了救朕,拼死相护,坚持到荣王赶到。
      可是他还是摔下了悬崖。
      老天还算有眼,让他活了下来。
      当时他昏迷了三个月,那段时间,朕的心有多痛,你们都是为人父的人,当理解朕的心情。”
      皇上说到这里,语气中透出深深的悲痛。
      他缓缓转了半个身,目光通过窗户看向外面,好似透过窗户里透进来的阳光,能看到过去的种种。
      荣王站在一旁,默默听着皇上的话,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皇上对大皇子的感情极深,那是他一手教导长大的孩子。
      一个没有母亲教导的孩子,能成长得如此优秀,皇上功不可没。
      这些年来,皇上为了大皇子的腿,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请了多少名医。
      “幸好我大魏有镇国侯,她悄悄治好了朕的大皇儿,给朕带来了希望。尽管她瞒了朕,也是事出有因。”
      皇上说到这里向余元筝招了招手。
      余元筝又向前走了几步,走到了朝臣们的最前面。
      “皇上过奖。”余元筝谦逊地说道。
      “你是个好的。朕虽封了你为镇国公主和镇国侯,但朕最想做的是收你为义女,可是你已拜了靖王为义父,朕就不好和自己的皇弟抢人了。”
      “皇上,您不是让臣妇叫您皇伯父吗?我们就是一家人,旦有吩咐,臣妇定当全力以赴。”
      “哈哈,好,好,好!”皇上连声称赞。
      皇上向上走了几个台阶,脚步沉稳而有力。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皇上的身影,都期待着接下来皇上要说什么。
      走到台阶顶端,皇上猛地一转身,目光如炬,扫过殿内众人,最后定格在大皇子曹瑾琦的身上。
      “曹瑾琦,上前听旨。”
      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
      大皇子曹瑾琦身子一怔,随即从队列中走出,步履稳健地走到殿中央,恭敬地跪下行礼:“儿臣在。”
      皇上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愧疚,更多的是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朕今日在此,正式立你为太子。你自幼聪慧,品行端正,更曾为救朕而身负重伤,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
      这些年来,朕一直心怀愧疚,未能给你应有的荣耀。
      今日,朕决定立你为太子,望你日后勤勉治国,不负朕望。”
      大皇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被他压下。
      他郑重地叩首,声音坚定而有力:“儿臣谢父皇隆恩!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殿内众臣闻言,纷纷跪地,齐声道:“皇上英明!”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臣,语气威严:“太子之位已定,望诸位爱卿日后尽心辅佐太子,共襄盛举。”
      “臣等谨遵圣谕!”众臣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久久不散。
      皇上微微颔首,随即看向大皇子,语气中带着慈爱:“太子,你的脸虽有小疵,但镇国侯说再过几个月就不明显了,并不影响你的形象,先祖不会怪罪于你。
      朕相信,你的才智与毅力足以担此重任。”<

第407章 太子之位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