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攻[2/2页]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吃货大联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只有很少数先期突围和辽阳留守的浙兵幸存,明廷派员来抚慰劳军,问这些浙兵有什么需要和封赏,这些浙兵竟然流着泪说道:我们不要赏赐,只求把我们编入其他军队,他们要给戚金等主将报仇。
      诚然,戚家军威武至此,就连这些京官都不得不佩服,浙兵有国士之风。
      精于研究戚继光战法的登莱总兵张可大,后来虽有心重建浙兵,但他和他刚成立的数百人浙兵部队最终覆没于孔有德之叛中。
      后来,浙兵的主要征召地义乌、宁波的县令上书,说国家连年征战,因浙兵善战,不断地被征召和伤亡,此地的男丁已经十去七八,崇祯皇帝终于开恩,不再从这些地区招兵。自此,浙兵、戚家军、以及与他们有关的鸳鸯阵、狼筅等等一切,全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此时的辽东,浙兵最后的一滴骨血,在戚元正的带领下,奔赴海棠山驻扎。
      海棠山,位于锦州防线东北。海棠山有个山寨,名曰梨花寨。
      此地易守难攻,是明军进攻满清的一处战略要地。
      洪承畴执掌辽东军防,自义州城一战黄台吉被打的现在还没有缓过劲来。
      对于明军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袁崇焕的五年可平辽,到如今的边关岌岌可危。辽东局势,一直都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所在。
      坦白说,抛开历史功与过不谈,降清之前的洪承畴是个难以多得的将才。而且洪承畴降清,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此时的洪承畴清晰的认识到,建奴黄台吉被皇太子一战打的萎靡不振。短时间之内,建奴难以恢复元气。
      趁着这个大好机会,一直被动防御的明军,何不主动进攻一下,打掉建奴的嚣张气焰呢。
      其实洪承畴在试探,锦州东北的海棠山梨花寨,是处易守难攻之地。若是明军占据此要地,可对来犯的建奴大军造成很大威胁。
      于是,他派出戚元正这支不足三百人的奇兵,想占据海棠山。这就像是一把利剑,插进了来犯敌人的心脏。
      若是有朝一日黄台吉卷土重来,再想攻打锦州的时候,海棠山的明军,就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滋扰。
      深入敌人腹地,人数不能太多,否则后勤补给也跟不上。梨花寨北靠绵延不绝的海棠山,即便是被清兵切断了补给,短时间内也能自给自足。
      这么好的地方,不占是傻子。
      于是,戚元正带领这支戚家军仅存的余部,一路前往梨花寨驻扎。
      这在黄台吉那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明军一直都是弱鸡,他们除了依仗坚固的城墙被动防守。从来明军都是被满清逐步蚕食的,而且平原战斗,明军一般都是挨打的份儿。
      而这次,明军居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来了个反入侵。他们竟然把触角伸向了海棠山,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台吉皇宫大殿,满清群臣登时炸了锅。
      明军,不是一直都被自己给吊打的么。现在好了,人家开始反攻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