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六章:缓下闺房强谈啁[2/2页]

流星追月 没文化的狗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茵的说法,池墨茵笑着点点头:“别说,岳姐姐说的还真是没错。太尉啊,他平日里就是个纨绔子弟的样子,喜欢拿朋友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喜欢些新鲜玩意,坐没坐样站没站样的,简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陈文茵叹了口气:“可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却是我们偃月的栋梁。一个纨绔,真的能为了国家英勇就义吗?”
      池墨茵道:“他是纨绔的做派,骨子里却是一把文武兼备的傲骨。他固然不是你师父的对手,或者单论武艺,这江湖上比他厉害的人不胜枚举,但能真正支撑起这个国家的,却只有他一个人。”
      陈文茵看着天,她想着今日听到南宫巧巧的话,这话勾起了无数的往事。她怕眼泪流出来,所以不敢低下头来。
      “我还记得,我见过父王以前的奏表,还有他誊抄的各路大臣的奏表,无论是和他政见相同的还是政见不同的,他都抄录下来了。”
      池墨茵转头看着陈文茵,她没想到陈文茵会突然说起这些,更没想到陈宁还曾抄过大臣们的奏表。
      陈文茵继续道:“那装着奏表的箱子上面有父亲的手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余录书于此,集千家之言,正自身根骨。诸君政见万千,皆利于家国,余自才疏,思虑难周,故以千言而笞己心,凭万法而端己行,取诸社稷之事,弗敢稍有懈怠。”
      池墨茵点点头:“果然,太尉心里始终装着家国。”
      陈文茵忽然笑了,她道:“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我拿起第一个奏表,就给自己气了个半死。”
      池墨茵一听,饶有兴味问道:“那是谁写的,写的什么?”
      陈文茵道:“那是老太师柳怀阁写的,开篇就说我父王穷兵黩武,他说天下之正在仁不在兵,广安之法在恩不在征。昔纣王穷兵四方,有牧野倒戈之患;汉武征伐天下,有独汉强亡之危。今陈宁举兵四野,恐效前人之祸,不可不慎。”
      池墨茵听了皱着眉头道:“这帮文人,就知道在皇宫大禁内说些好听的话,若是他们手中的笔真能让四海拜服,哪还用得着太尉为国捐躯?”
      陈文茵点点头道:“是啊,我那时也是这么想的,可如今,我忽而觉得柳老太师说的似乎也有些道理。”
      这话让池墨茵听着有些奇怪。陈文茵以前不是这样的啊,她从来都是将自己的父亲当做最了不起的人看待,为何今日就一反常态了?
      她试探着问道:“是谁跟你说了什么吗?”
      这个“谁”到底是谁,二人心知肚明。
      陈文茵“哈哈”笑了两声,大声道:“没什么,可能是要跟吐蕃开战了吧,有些紧张。”
      她说着策马而出,一路向前跑了出去。
      陈文茵有些奇怪,这不仅仅是看着她长大的池墨茵看出来了,阿米尔其实也看出来了。只是阿米尔慢了一步,没来得及上前去关心陈文茵。
      五人四马一路行去,向着穆家庄而去。
      之前烦心的是陈文茵,这回该换成阿米尔了。穆家庄,这是个让他感慨万千的地方,他的根应该是在这里的才对,可他终究无法对这个庄子,对这庄子里的人,真正的敞开心扉。

第二百九十六章:缓下闺房强谈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