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炫回到东宫。
      果然可以看到,一系列奏章,被老朱送来了。
      看奏章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在朱炫看来,这要比跟着孔公鉴学习还要恐怖,幸好有内阁在,帮他减轻了不少压力。
      尽管如此,朱炫还是看到奏章就头疼。
      将来要当皇帝,奏章又是不能不看,现在的他,唯有硬着头皮看下去,其实有内阁的辅助,很多奏章都分门别类地放好。
      同一类的奏章,批阅起来比较方便。
      胡广等阁老们,甚至还把怎么处理,写了一份纸条,夹在奏章上面。
      他们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现在的内阁,还只是一个帮忙看奏章的工具,没有盖上老朱的玉玺,就算内阁敢私下决定,拿到奏章的官员也不敢用这些决定。
      现在的内阁还是正常,但后来的内阁,权力会越来越大。
      但是内阁的存在,又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朱炫也不好判断,发展到最后是好是坏,如果说坏,但能在后来的大明皇帝不上朝、不理政的前提下,维持着大明不崩溃,要说好,未来的内阁揽权太严重。
      朱元璋的皇帝独揽大权的想法,就是被内阁打破了。
      “是把双刃剑。”
      朱炫心里在想,现在暂时不管内阁如何发展。
      把如今的情况处理好,将一切稳定下来,再考虑未来怎么改革内阁,毕竟这还是他提出来的东西。
      把各种想法,暂时置之脑后。
      朱炫正式开始看奏章,一边看还一边写批复。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他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章,那就是镇守河套的平安,和代王朱桂觉得,可以在山西和河套等地附近,选择一个地区来重开马市。
      所谓的马市,就是明朝时期,大明王朝和北边边疆各族贸易的一个场所,最开始是和牛马相关,但是现在马市贸易,早就不再是牛马交易。
      还有各种商品,比如布帛、茶叶、盐等的交易,换取胡族的牛羊、羊皮等等。
      以前在大同,也是有马市的,叫做宣大马市。
      后来和草原上的敌人关系不好,双方本就是敌对,这些早就取消了。
      “通过马市,和鞑靼、瓦剌等贸易。”
      “和安南等地一样,用经济手段,控制和同化北边胡族。”
      “根据他们的了解,靠近大明边地的一些胡人,对大明不算敌视和仇恨,还愿意同化为汉人。”
      “他们更希望,和大明互通有无。”
      朱炫念叨着他们的奏章。
      其实他们说的也对。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那些蒙古贵族退出大明,但不少普通人还是留在大明土地上,现在都成了汉人。
      被大明同化。
      被华夏文化,彻底地归化了。
      边地的外族,和大明接触最多,草原上条件艰苦,要啥没啥,天气还很冷,很多时候连吃饭都无法保证。
      反观大明,地大物博。
      边地的鞑靼、瓦剌人,愿意成为汉人,愿意被同化了,也不意外。
      朱炫看着奏章,在想他们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自言自语道:“实行经济控制,让其归顺,再用文化上的同化。”
      这些他认为可行。
      如果能做好了,可以很轻松地,发展人口,深入草原,对瓦剌、鞑靼进行打击,彻底把草原上的人,变成大明子民。
      “想

第671章 马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