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修书,还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
      解缙自信可以完全胜任,并且很想这样做,只要做得好了,他的名字必定传颂后世。
      听了朱炫的话,就算是杨溥,现在也有点羡慕解缙,但他自知在才学方面,确实不如解缙,认为殿下有此安排也是合理,不觉得有什么。
      “那么此事,交给你了。”
      “国子监、翰林院里面,有适合的人,你都可以报上来,只要人没问题,你可以调配使用,修书的花费,我的内库承担,只要你可以做到,我什么都能满足你。”
      “但是有一点你需要注意,我给你人,给你钱修书,你别给我乱搞。”
      “那些被你报上来的人,如果有结成朋党的嫌疑,被锦衣卫查出来了,我不管你们是谁,或者有什么身份,绝不轻饶,一个都不放过,明白了吧?”
      朱炫警告地说道。
      他是很不想看到,朝中官员出现朋党问题,尽管现在那些官员,其实也有朋党的想法,但早晚把他们收拾了,一旦出现,到时候有他们哭。
      现在不动手,只是机会还不到,但又不是完全没动手。
      连续发生了几次事件,部分官员被他分化、拆散了。
      再把地方有能力的官员,给调进来任职,这就是他的手段了。
      “臣,明白!”
      解缙当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修书是很光荣,但是未来的压力也很大,这是一个留名的机会,必定有很多人盯着,一旦有什么做得不好,肯定会遭到不少弹劾和反对。
      殿下给他机会,他必须回报。
      “这本书,暂定为洪武大典。”
      朱炫继续说道:“解缙,你等会去安排一下,至于改名这件事,晚点我会给你们答复,大概是可以改的。”
      “是!”
      解缙和杨溥同时齐声说道。
      他们再行了一礼,暂无别的事情,朱炫挥一挥手让他们离开,回去詹事府处理他们的事情。
      犹豫了下,朱炫让人,传六部官员、翰林院学士等进来,把改名的想法提了出来,玄菟和乐浪两府的名字,也直接提出,想看看他们的意见如何。
      他们简单地商量了一会,很出乎意料的,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一做法,认为名字可以改,高丽已经是大明的地方,不适合继续沿用旧名。
      于是乎,改名的事情,确定下来。
      此时除了传出去,还发了一份电报出去,给在平壤的朱允熥,说明了此事。
      现在的朱允熥,一个藩王,镇压乐浪和玄菟两府,只要镇压住平壤,那么南边的乐浪其实掀不起多大风浪,比如之前的李裶事件,很快被压下去了。
      除了改名的事情在朝中传出,朱炫要修洪武大典一事,随之传了出去。
      不少人,为之震惊。
      也有一些读书人,渴望修编这本书,主动前去找解缙说情,其中还包括了衍圣公孔公鉴,作为圣人之后,他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参与这件事,必须要有自己的名额。
      一时之间,在朝中引起了轰动。
      修书的背后,还蕴含着一些特殊的利益,很难不让人轰动了。
      ——
      乾清宫。
      “乖孙,什么洪武大典?”
      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奈地笑道:“咱也不需要任何大典,当不起这个名字,你还

第1379章 洪武大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