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生暂时没想到,容学生再酝酿一下。”
      李夫子一连点了好几个朽木学士,几乎都是半句诗都憋不出来。
      大夫子郑律大失所望。
      看到这一幕的朴国昌,不由地笑了起来。
      无法通过考核的,就得下山回家。
      一旦宁浩无法通过考核,等待他的……就是自己雷霆般的震怒。
      “宁浩,你来吧!”
      李夫子见大夫子郑律一直不走,想包庇宁浩都没办法。
      他尽力拖延了。
      宁浩当然知道李夫子有这样的心思,不然的话,他刚才出尽风头,肯定第一个被点名。
      而大夫子郑律不肯走,显然也是要检查自己的家作。
      “学生记得授衣假的家作,主题跟‘劝学有关……”宁浩才想起家作的主题。
      他开始思索起来,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他记住了哪些跟劝学有关的诗。
      有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劝学》。
      有朱熹‘一寸光阴不可轻的的《偶成》。
      有赵恒‘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诗》。
      ‘好难选择啊……宁浩不知道要替哪位华夏先贤弘扬诗作。
      朴国昌淡漠道:“宁浩,别耽误大家时间,交不出诗词家作,就乖乖退下,回家再好好想……”
      大夫子郑律大失所望,摇头道:“能成九品的,必有诗才,而你……看来真是下乘……”
      下一刻。
      宁浩的声音响起:“三更灯火五更鸡……”
      “?”
      朴国昌愣了一下,上口了?
      不过没什么了不起,就这句,换他,他也行。
      宁浩继续道:“正是男儿读书时。”
      大夫子郑律脸色微变。
      李夫子更是摇晃着脑袋,在反复品味,心中讶然:“有点东西!”
      这首诗的上阙写的是勤劳的读书人,三更半夜还在努力学习,五更鸡鸣时,就又爬起来读书学习,很是勤奋上进。
      “下阙是什么?”李夫子有些心急了。
      这上阙光描述了读书人的勤奋,但还做不到劝学的精髓。
      朴国昌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其他朽木学士,则忍不住质疑,真有读书人这么狠的?
      他们不信。
      宁浩没有停顿,继续念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然而诗没念完,天地陡生才气,突兀地朝着书院山门口汇聚而来,盘旋在宁浩头顶上空。
      如徐徐清风拂过众人的脸庞,令人舒心。
      大夫子郑律与李夫子见状,脸色惊变。
      “竟然能够引动天地才气,此诗入品!”李夫子狂喜不已。
      要是书院文钟响的话,就更好不过了。
      文钟一响,代表诗作至少‘才气贯州,并且还不是先贤的诗作,而是第一次面世……
      “夫子?还要继续吗?”
      宁浩有点懵逼,他正在当文抄公呢,怎么出现这种情况?
      没人跟他说过啊!
      “继续,肯定继续,思路不能断,宁学士,你仔细认真地斟酌一下……”
      李夫子压低着声音,急的不行,心都悬在嗓子眼上。
      “好,那我重新念一遍……”
      宁浩被异象打断了思路,只能重新上口,儒衫袖子抖了抖: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当~
      当~
      几乎就在宁浩‘劝学诗刚念完的一刹那,树德书院中响起两道悦耳悠扬的钟声。
      好似天道之音合鸣。
      此音一出。
      大夫子郑律与李夫子皆是浑身一震。
      众朽木学士张大着嘴巴,呆呆地看着环绕宁浩的天地才气。
      朴国昌吓的更是暴退了两步,随后脚后跟绊到石头上,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脸色煞白,冷汗涔涔……

第16章 劝学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