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我们这儿。
      家里有人咽气。
      家属就会在院子里放一串鞭炮,敲锣(不锈钢脸盆)。
      村里人听见,就知道有人去世了。
      然后都会去那家帮忙治丧。
      乡下死了人,治丧是一套很繁琐的流程。
      不像城里,打个电话,殡仪馆就来收尸了。
      所以,在村里住着。
      如果别人家有丧,乡里乡亲都会出个人力去帮忙。
      我略一思索,回屋里换了身干净衣服。
      准备去放鞭炮的方向看看。
      这时,院外正好有人路过,是住在后面的孙婶儿。
      我立刻叫了一声。
      孙婶儿看见我,道:“哟,周家小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我走过去:“昨天下午回的。婶儿,谁家放鞭炮啊?”
      孙婶儿显然也是听见声音,准备去帮忙治丧的。
      她边在前面走,边道:
      “周平瑞家嘛。
      他家老娘,年初的时候就病重了。
      一直在家里养着。
      到底是没有挨到年后,年前就死了。
      他家今年得过个‘白年了。”
      白事和年撞上,就叫‘白年。
      过白年还是和正常年一样过。
      该庆祝庆祝,该团聚团聚。
      只是不用走亲戚。
      我和孙大婶儿,往周平瑞家走去。
      沿途也遇到其他,往周家走的乡亲。
      大家都互相寒暄,唏嘘。
      说又一个老人走了。
      冬天的时候,天气冷,阳气弱。
      很多重病的老人都熬不过去。
      到了周平瑞家,他们一家子都很悲痛,也无心招呼乡亲。
      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周太公已经到了。
      他开始给我们布置任务。
      于是,大家伙帮着忙,在堂屋里设堂。
      跑腿的跑腿、穿衣的穿衣,搬尸的搬尸。
      我被安排去弄一些柏树叶。
      这是我们这里的丧俗。
      要在棺材底部,铺一层柏树叶。
      然后在柏树叶上,铺上被子。
      最后才是死者的遗躯。
      接着是盖半棺。
      也就是棺材盖大半,留一小半。
      那一小半,要等死者的所有儿女到齐,见面哭别后,才完全盖起来。
      这一套流程忙活下来。
      天也黑了。
      因为来了许多帮忙治丧的人,主家得管饭。
      一般就是女人做饭,男人负责出力气、跑腿。
      这时,出去跑腿请先生的人回来,说道:
      “找了几个先生,这两天都来不了。
      全部出远门了。
      冬天去世的人多,他们忙着呢。”
      先生,也就是阴阳先生。
      请来负责后面的治丧,包括看坟地,定日子等等,都得请先生来看。
      比城里复杂很多。
      一时间,周家人挺急的,说再去远一些的地方找。
      我本来想说,自己可以充当先生。
      毕竟风水堪舆,葬仪,师父都教过我。
      略一思索,我走人群,道:
      “周大叔,这些我也会,我来当先生吧。”
      众人愣了。
      有乡亲道:“周宜啊,你啥时候当上先生了,快别扯淡了,这不是闹着玩的。”
      我无奈,解释道:
      “这两年我在城里,拜了位师父。
      就是‘走两道的,这些我都学过。”
      我们这边的人。
      管阴阳先生,算命大师这些。
      统称为‘走两道。
      见我说的真真儿的,主持大局的周太公道:
      “那

第361章 充当先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