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周末,徐谨言将ATM机里取出的现金,塞进了一个信封里。
      是的,现在,1978年,距离ATM机发明并使用,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如今米国的大小银行网点,或多或少都装上了这种方便的机器。
      看了看周围,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徐谨言这才松了口气,将信封塞到了外套的口袋里。
      现在说起来已经是9月底了,可白天的气温也还稳定在20度左右,但他还是穿上了一件新买的运动衣。
      很快,那辆熟悉的白色迈锐宝,就进入了视野。
      “砰。。。”
      徐谨言关上车门,坐进了车内。
      “赵哥,你上次帮我垫付的钱。”
      还没等赵秘书开口,徐谨言就从口袋里取出了信封,递了过去。
      “你从哪儿来这么多钱的?”
      赵秘书下意识的拿起信封,打开封口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居然塞了厚厚一摞富兰克林,马上将信封放到了座位下面。
      然后用匪夷所思的表情,看向了徐谨言。
      “写书赚的。”
      对于赵秘书的反应,徐谨言没有任何意外,淡淡地解释了一句。
      “写书赚的?你还会写书?”
      赵秘书最开始还以为徐谨言去抢劫了,正在组织劝说的语言时。
      就被这句话差点呛到了口水。
      “在国内我就是作家了,写了好几本书,赵哥你不知道吗?”
      徐谨言看到赵秘书的表情,才明白赵秘书怕是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身份。
      “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是副科级待遇,公派留学生。
      你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身份?”
      赵秘书听到不是干坏事,这才松了口气。
      不过却又被徐谨言勾起了好奇心。
      “你以为我的副科级待遇怎么来的,还不是文联给的。
      其他的。。。我是燕大的,这你是知道的。
      别的也没什么了。”
      徐谨言看赵秘书是真不知道,于是解释了两句。
      “好吧,所以这是你在米国写书拿的报酬?
      这也太多了,你上学开销大,还是拿着吧。”
      赵秘书听完,才算彻底的放心了。
      看了看附近没人,从信封里拿出那一摞富兰克林,仔细的数了数。
      当初自己垫付的有两千七百多刀,现在信封里却有整整三千刀。
      赶紧抽出了三张,打算还回去。
      “不用,赵哥你帮了我不少忙,这算是一份心意。”
      徐谨言拒绝了赵秘书的动作。
      “你写了什么书?给这么多?”
      赵秘书听到徐谨言的话,马上意识到徐谨言手里肯定不止这么多。
      只是现在手里这么多现金,放身上和放车上都有些不放心。
      开口问了一句的同时,还有些发愁这么多钱该放哪里。
      “就是这本,送你了。”
      徐谨言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当幸福来敲门。
      这本书,是他特意准备的,还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寄语。
      “我看看。。。”
      赵秘书看到徐谨言手里的书,好奇的拿了过来,翻了翻。
      “好家伙,你才来一个月,就已经能写书了。
      你的英语进步这么快的吗?
      想当初,我在东北石油大学学俄语四年,都难为死我了。。。”
      赵秘书翻看着手里的书,嘴里还在感叹着。
      “赵哥是东北人?怎么没听出来你有口音啊?”
      徐谨言听到东北石油大学,还教俄语?可赵秘书也没口音,不由好奇问了一句。
      “哦,我是河北人,60年代初不是石油热嘛,加上成绩一般。
      只能选择这个当初刚办没几年的新学校,俄语是捎带的,主要还是学习石油相关专业。
      没想到我的俄语在

第18章 还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