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真正面对病人的生死时,医生是毫不犹豫,要拼命的抢救。
      他连午饭都没有吃,守着病人。
      “没希望了,真的,没希望了,出血不止。”他对张慧贤护士说,“还用一支止血敏试试!”
      好容易熬到交班,下午班医生上来接班了。
      最先上来的是邹晓渔。然后秦耕也到了。
      孙洪亮最后一个进来。
      他们都没有回家,有时间就加紧睡觉。
      “这个病人非常凶险,肺大出血型,我担心你们处理不了。”宋瑾之看着三个年轻人,一点信心也没有。
      秦耕微微一笑。他什么话也没说。
      邹晓渔一副油腔滑调,说:“院长你也别小看我们,你还是去休息吧。反正,没死病人,郑院长还在愁眉苦脸。说不定我们可以帮他一下忙。”
      宋瑾之轻喝一声,“别开这样的玩笑!”
      邹晓渔做了一个鬼脸,赶紧说:“不是开玩笑。这样凶险的,我是说这个病人会帮郑院长的忙,不是我们。”
      “这样的玩笑也不能开。虽然九死一生,希望不大,但有一丝希望,你们也要全力以赴,听见吗?”
      宋瑾之开始交班了。他还饿着肚子呢。
      “那是自然的,尽力而为。”邹晓渔笑吟吟的说。
      “你们三个人,就你的经验多一些,你就做这个临时组长吧。”
      宋瑾之才意识到,他们三人没有指定一个负责的不行。
      70年代,医生的职称评定还没有恢复,所以老老少少没有区别,都是医师。
      “我?我觉得还是秦耕为这个头比较好……”
      邹晓渔还没说完,就被秦耕重重的掐了一下,秦耕说:“宋院长指定了,你就别谦虚了,我们都听你的。”
      宋瑾之走了。
      他去食堂吃饭去了,食堂师傅帮他留了半碗南瓜汤和一大碗米饭。
      “秦耕,其实这个头,只能你来做,我哪里胜任?”邹晓渔等宋瑾之副院长走了之后才说。
      孙洪亮笑着说:“我们当然是听秦耕的!至于宋瑾之说什么,本身就没什么意义,应付一下不就得了。关键是现在这个病人,我们请秦耕拿出方案来。”
      秦耕也没有谦虚,已经在看病历医嘱了。
      只见他皱了几次眉头,显然是对宋瑾之的处理不满意。
      看完病历和医嘱,他又开始检查病人。
      张慧贤和王晓雨知道他会有修改医嘱,站在他身边等。
      果然,秦耕开始修改医嘱:“把青霉素的剂量改成20万单位,次数不变。地塞米松30毫克,每4小时一次。维生素K,加到4支。还用多巴胺200毫克,放在盐水里维持。”
      他对宋瑾之的医嘱基本上都改动了一些。
      其实,医生就是这样,基本原则都不会太错,医生的区别就在于微细之间,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剂量,药物给药的顺序,还有药物的搭配。
      要做到非常好,就必须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很多年,才可能达到理想境界。
      宋瑾之和秦耕比,差距不是一点点,秦耕属于降维。
      别看秦耕仅仅做了细微的调整,半个小时后,病人的出血竟然停止了。
      邹晓渔和孙洪亮两人在议论,“看不懂了,真的看不懂了,书本上,根本就学不到的!”喜欢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请大家收藏:

第24章 交不了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