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 山猪[2/2页]

武师的自我修养 粉面先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赶忙上前接过木盆,放在一张桌子上。
      “你们看,够不够,不够我再进去拿。”王大娘双手叉着腰,不住喘着气。
      马东忙道:“够了,够了。”
      木盆里有十来斤豆干,都是八掌大的整块,尚未切条放调料调味。
      “你看我这脑子,袋子和调料都忘拿了。”王大娘拍一下大腿笑着说道,接着回窑里拿出一叠油纸,几个布袋,一个小坛子。
      “我来给你们装。”她拿起油纸把豆干包了起来,用麻绳捆紧,一盆子共包了八包,平均分两个布装了。
      “这罐是调料,凉拌吃的时候再放,咱泉水豆干凉拌最是好吃,当然炒菜吃也好吃,呵呵。”王大娘笑道。
      马东刘远洲点头表示清楚了。
      郝六笑道:“王大娘做的豆干在这十里八村也是顶尖的。”
      “哪里,哪里。”王大娘直摆手。
      “王大娘,一共是多少钱?”刘远洲拿出荷包要付钱。
      王大娘尚未开口,郝六抢先道:“也没几个钱,这些小东西还要你们掏钱,这是看不起咱药田的兄弟啊,走了,咱还要去看大山猪呢。”
      说着提起两个袋子,又对王大娘道:“钱回头我给王四爷啊。”
      王大娘笑着道:“自家做的,也不值几个钱。”
      见郝六和王大娘都不说价钱,刘远洲无奈看向马东。
      “这小六,每回都这样。”马东摇摇头,对刘远洲道:“先回去再说。”
      刘远洲只得又把荷包放回怀里。
      三人走出王大娘的院子,朝着大王庄走去。
      路上遇见庄里不管男女老幼,都和郝六打着招呼。
      “六子,来家里吃饭!”
      “六哥来了。”
      “六叔好。”
      郝六笑着一一回应,显然他是这个村常客,人缘不错。
      走到村口,迎面遇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弓腰背着手走来。
      “呦,六管事来了,正好,去家里吃了午饭再回去。”近了,那老头停下脚步,率先笑着招呼。
      “王四爷你可别乱叫,功房的师兄在呐。”郝六直摆手,又道:“正要找你呢,刚才在你家拿了些豆干,钱晚些时候给你。”
      王四爷笑道:“几块豆干而已,值几个钱。”
      “呵呵,我可不敢占您老的便宜。”郝六笑着,跟王四爷道了别,三人继续赶路。
      “那老叔就是王四爷?也在药田做事?”刘远洲问道,他已听出声音,正是昨天在树林外帮他叫人的那个老汉。
      “是啊,王四爷在药田做杂役,他在药田干了大半辈子了,在药材种植,药田管理上经验非常丰富,是我们泉水药田的一宝。”郝六对王四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呵呵,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刘远洲笑道。
      “谁说不是呢。”马东也附和道。
      小王庄离大王庄真的很近,说话功夫三人就到了。
      大王庄庄如其名,比小王庄大多了,有三四十户人家,算是一个大村落了。
      进到村口,郝六抓住一个吊着一根鼻涕的八九岁男孩。
      他正推着一根拿玉米秸秆做崩子车欢快的走过,却被郝六揪住冲天小辫。
      “嘿,小鼻涕虫,在哪里杀山猪。”
      “嘶~疼,六爷,快放手。”那男孩叫道。
      郝六哈哈大笑,放开了他。
      他跑开几步,转身冲郝六喊:“二溜子,你来晚了,山猪刚拉回药田去了。”
      说完一溜烟地跑了。
      六皆音“溜”,二溜子在秦北有骂人傻的意思。
      郝六也不生气,摇头笑笑。
      转头对马东刘远洲二人道:“看来我们来迟了,只能回药田去看了。”
      三人回到药田,听说山猪都洗剥好了,罗大右已安排在做宴席了。
      刘远洲把豆干放回客房,三人便朝着罗大右住处走去。
      罗大右和弟子并未住在客房区,而是在一里远的一处山坳里。
      刘远洲三人走到地方,映人眼帘的是一个颇大的院子,院畔植一排杨柳,把院子围遮起来。
      院子里布设着石气锁、梅花桩这些练武器具,兵器架子上挂满刀枪棍等兵器。
      院子一角盖着几间大瓦房,其中一间里有闹哄哄的声音传出,门口不停有人进出。
      “六哥来也来了?快进去看,刚剥了皮,好大一只山猪。”有人向郝六打招呼。
      郝六笑道:“哈哈,来的及时。”
      带刘远洲二人进到房子里,见一群人围在一张大案,指指点点,大声说着话。
      房子东头,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一个执役在烧火。
      马东郝六已挤进人堆。
      刘远洲没去凑热闹,透过人缝隙,见一头大猪洗剥干净横在案板上,目测真有三四百斤。

第五十一章 山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