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抵达洛城[2/2页]

嫁给九千岁 是李子不是栗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旧都,一切制度照旧,今年可免农耕税半层。
      这告示一出,最高兴的当然数种地的农民了,大夏朝虽然赋税不算重,可谁都不会嫌弃税收减少。
      所以皇帝他们到了洛城内时,竟然是百姓夹道欢迎,都自觉的跪拜在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这里面可没参了半点虚情假意,都是心甘情愿的来迎接他们的百姓。
      皇帝景程示意这些民众们都起来,他让马车停了下来,自己下车“各位父老乡亲,朕从今日起就住在这儿了,你们放心朕不会打扰你们的生活,你们该干嘛干嘛,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影响了你们。”
      皇帝说这一通话,瞬间温暖了在场百姓们的心,他们之前还担心这里成了都城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麻烦,没想到皇帝竟然同他们说了这么一番话,这话说的就像是一位远道而来的亲戚来这里定居一般,他没把这里理所当然的当成是自己的地方,而是同他们来做邻居的。
      且不说景程这次说这一番话往后会不会真的照做,在现在的洛城百姓看来皇帝是个好皇帝愿意为他们考虑,他们自然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惹了人让大家都不痛快。
      皇帝说完了话,自然是准备要去皇宫了,百姓们自觉的让开了道路,皇帝坐着的马车在前头带路,后头跟着数十辆马车,顾意他们五人一共要了三辆马车,也跟着皇帝先去了皇宫。
      洛城大概真的就是个神奇的地方,两扇厚重的红漆大门被前头的士兵缓缓推开,在肖长乐看来这仿佛就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一般。
      在二十二世纪的她没有去过洛阳,但她去过北京,在那里看过故宫,但她也听过很多洛阳的事儿。洛阳就仿佛是一本字典,它静静的在那里,用朴素的木制封面盖好自己千年的兴衰,只有人们主动走近它,翻开它,探寻它,才会发现,里面幽深沧远,尽是古今嗟叹。她也了解过大夏朝的历史,同样是尧舜禹汤传天下,只是后面的朝代发展出了些微的偏差,没了后面的夏商周五代十国,但是该传承的一些东西似乎都被保留了下来。
      比如在肖长乐的记忆中老子写下五千言《道德经》,。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儒家思想在大夏也同样盛行。
      夏启择洛,创建夏都;商汤迁洛,营建西亳。
      武王克商后,决定迁都洛阳,周公定鼎,在此制礼作乐。
      周平王东迁洛邑,自此有东周之称。
      刘邦短居洛阳,摆酒南宫,与群臣共计天下。
      刘秀建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
      曹丕废汉献帝,定都洛阳。
      这些原来都是种花家的发展历史,在大夏朝也有迹可循,虽然名字可能不同,但总有相似的人去做这些事情,也许这就是属于种花家的传承,不管在那个时空,哪个朝代刻在骨子里的种花家血脉,都是一脉相承的。

第53章 抵达洛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