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戴枷上铐地押出牢狱的时候,李暮云的身心都是麻木的,几乎走不动路,是胖子勉勉强强带着他走进了戒律房。血气扑面而来,熏得人几乎睁不开眼,一旁不知什么刑具上锁着个半死不活的囚犯,不成人形,看得李暮云和胖子同时心中抽搐。
李暮云嗅着血腥气,胃里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出来。
胖子则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染血刑具,本能地也感受一阵不适。他忽然想起小白自从回来之后就哪里不对,之前隔壁考古局里出土过古代刑具,他们过去看过,小白当时脸色很差,半路就没了影。
他买了可乐颠颠跑过去,远远见小白正静静坐在走廊长椅上,表情恍惚。
“小白白,咋了,中暑?”
“有一位朋友……刚才看到那些刑具的时候,我忽然就想,他究竟是怎么一声不吭受住酷刑的。”沈白低着头,慢慢开口,“他那么瘦的一个人……”
距离方士任务已过了有一段时间,中途也执行了许多任务,小白却还是没能从张浔的历史里出来。
除了秦漠和局长那种察觉不出内心真正想法的怪物,这种任务后遗症,许多感情用事的新人特工都经历过,连陆少川刚出任务的时候,都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
他也就是之前接孟决明的时候,去过几趟古代,没深接触,如今真正接触这些古人,才发现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
胖子默默叹口气,决定结束之后预约个心理医生。
“大人,人带来了。”
两个狱卒将李暮云推入屋内,立刻捂着鼻子退了出去,只留下房中那等候多时的中年人。
中年人俨然身份不低,周围狱卒恭恭敬敬,他下半张脸系着丝巾,遮住口鼻,挡住熏天的腥臭味,只露出一双眯眯眼,露出些看似和善又圆滑世故的光。
令李暮云意外,这中年人竟笑呵呵地一伸手,指向木桌,桌上放了几碟小菜,一壶酒:“坐,坐,有什么苦衷不能细说嘛,先坐。”
李暮云的枷锁被拆下,他迟疑着坐下,盯着小菜,没动筷。
“看你还年轻,怎么就糊涂了呢?是缺银子,还是被人家威胁?”中年人坐在对面,“本官答应你哈,只要你好好地说一说,本官不为难你,别怕。”
“说吧,是谁让你这么干的?姓什么名什么?是直接运到哪儿,还是有人接头?”
李暮云愣愣地看着他,嗫嚅着不说话。
兄长的仇……秦家上下……
“秦家……秦家怎么样了?他们是无辜的……”李暮云低着头,小声问道。
“秦家?什么秦……”那中年人纳闷,旁边一狱卒连忙小步过来,低声说了几句话,中年人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跟你一同押过来的那些老小?”
他眼珠一转:“本官觉得他们也不像坏人,是不是?你好好说出来,本官立刻就放他们走。”
“真的?”
中年人见有希望,重重点头。
却见这小子还是一副犹犹豫豫的模样,县太爷耐心等了半天,等来一句:“恕晚生……不能告知。”
县太爷嗅着腥臭的血腥味,额头爆出些黑线,他强忍着血腥味等了这么久,就等来这么一句?
这犯人是要送到京城的,可不能给审死了,不过稍微动些刑,总不能一命呜呼吧?
县太爷疲惫地揉着额头,挥挥手:“来人,动刑……”
过度的恐惧之下,李暮云的全身僵硬,反而没有发出求饶,他正要被两个身强力壮的狱卒拖走,忽然有个衙役匆匆忙忙跑过来,眼神古怪地看他一眼,附耳过去,对中年人说了什么。
“抓住一个落单少年……已经死了?”中年人惊讶反问,听清后句,怒拍桌子,“死了你告诉本官有什么用!去去去,忙着呢!”
李暮云心中一震,被吓飞了七分的魂魄又回来些,愣愣问:“什么少年?”
戒律房里几人纷纷望过来。
“本官在附近捉到一个参与盗窃的少年,不过气绝多时了,年轻人,你可认识?”
李暮云的神智彻底清醒,忽然不顾一切挣扎起来,两个狱卒竟未抓住他,他扑通摔倒在地,挣扎着站起来,要抓住县太爷的领子,被狱卒连忙拦下。
“什么少年……什么少年!”
嗯?不仅认识,关系还不错?
县太爷仿佛又看到一丝希望:“来人,把少年的尸首带过来。”
“是。”
胖子在心里默默嘀咕着,莫非那个叫明月的少年已经死了?这李暮云看到,会不会当场发疯?
不一会儿,有两个官差抬来一具冰冷的尸首,放在地上。
县太爷示意狱卒松手,李暮云立刻扑倒在地,跪着爬过去几步,愣愣地看着那少年,呼吸声颤抖。
明月的脸色灰白,果然已气绝多时了。李暮云发不出声音,只颤抖着缓缓探出手去,徒劳地探探少年的鼻息。
明月死了。
“明月……明月?”李暮云的手慢慢抚过少年的头发,如同惊醒,忽然泣不成声,“他们说好要保护你的,他们……”
谁都可以死,明月不可以。
明月本是兄长的书童。
兄长死后,明月是兄长留下的唯一的痕迹,他决心要让明月好好活下去。可如今、可如今……
李暮云攥拳狠狠捶地,发出一声声闷响。
狱卒们面面相觑。
“节哀,死者不能复生。”县太爷抓住机会,缓缓走上前去,拍拍李暮云颤抖的肩,“本官的人发现这少年时,他的同行正忙着带宝贝跑路,他被同行丢下了,没管。”
“他们说好要保护你的……”李暮云还在低低重复。
莫非这画匠与那些贼子,并不是上下一条心?而是出于什么而互相利用的关系?
县太爷眼珠一转,他这官儿是买来的,头脑可不是。
&n
第九十二章 玉佛·薛定谔的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