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青楼一游[2/2页]

我料诸君皆有病 木拾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滢方望着宋枭匆匆离去的背影,心情颇为复杂。
      回到静心院,滢方马上让宋启出门打探消息。幸亏宋启与英国公府的一个下人有些交情,这才打听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昨日李赫衍和青青打得火热,两人情动,正准备行事时,李赫衍常光顾的娉婷姑娘过来敲了门。李赫衍觉得败了兴致,在众人面前辱骂了娉婷。娉婷觉得面上无光,一气之下去了英国公府闹事。
      娉婷本是一介青楼女子,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奈何她怀了李赫衍的孩子,英国公祖上又一直一脉单传。
      英国公答应帮娉婷赎身,并许她黄金百两,但只认孩子,不认母亲。
      娉婷当即就哭了出来,在堂上撒泼打滚,定要李赫衍娶她,不然就把这件事抖落出去,让整个京城都看英国公府的笑话。
      英国公患有心疾,当即气血上涌,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李赫衍回府时,英国公躺在病床上,心情已经稍稍平复。他问李赫衍:“你准备怎样处理这件事?”
      李赫衍答:“先好吃好喝伺候着,等孩子生下来就把她赶走。”
      “她要是不愿意呢?”
      “既然不愿意……那就把她杀了,死人是没有资格说不愿意的。”
      英国公猛烈地咳嗽了起来,帕子上,又是一片鲜血。他闭上了眼,不欲再看李赫衍,只是道:“你走吧,想通错在哪里的时候再来找我吧。”
      李赫衍不甘心,道:“那要不我抬她做个小妾?”
      英国公仍是闭眼摇了摇头。
      李赫衍这才讪讪离去。
      英国公想着自己峥嵘一世,却把李赫衍教成这样,以后还要把英国公府交到李赫衍手上,心情十分郁结,半夜就去了。
      滢方听到事情的原委时,也不禁为英国公惋惜。
      又过了一天,娉婷突然闹上公堂,说是李赫衍要杀她。本来没几个人知道英国公去世的内幕,被她这么一闹,整个京城都流传开来了。
      滢方觉得这个娉婷姑娘有点心计。现在李赫衍还忙于处理丧葬事宜,没时间搭理她,可若是等李赫衍反应过来,是因为她的原因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她定然难逃一死。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事情闹大了,这样一旦她死,别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赫衍。
      英国公府的事情被闹得人尽皆知,紧接着,几位言官相携着去了宫里,向太子参了李赫衍一本。太子大怒,本想罢去英国公的爵位,但考虑到英国公几代忠烈,如今英国公尸骨未寒,若是这样做,岂不是让英国公死不瞑目?干脆只罢去了李赫衍宗人府的职务。这样,李赫衍虽然袭了爵,却没什么实权。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英国公府就这样败落下去了。英国公在世的时候,尚能撑起门庭,可等到李赫衍袭爵,又有不好的名声在外,英国公府的繁荣远不如从前。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赫衍可能是心情郁闷,去了酒楼买醉。第二天就被言官参了一本,太子命令他三个月不许出门。他在守孝期间,本该安安分分的,这样一来又让别人看了笑话。
      李赫衍去酒楼前还来过宋府,原是想邀着滢方一起,可当时宋枭也在府里,听到李赫衍来访的消息,连门都没让他进,只让下人跟李赫衍说,滢方去青楼被宋枭发现,如今仍旧被罚跪在祠堂里,不宜和外人见面。
      树倒猢狲散,英国公府日渐没落,李赫衍也不是什么可交之人,滢方想着李赫衍今非昔比,倒可以趁这次机会疏远于他。
      英国公去世的事情虽然闹得挺大的,但对滢方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眼看着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上元节自古以来便是民间的重大节日。滢方百无聊赖,听闻街坊热闹,便有了游览一番的心思。她现在身为男子,出行比做女子时自由许多。
      宋湘不知从哪知道了滢方要出门的消息,央着滢方带她一起去,撒娇耍赖,无所不用其极。滢方向来心软,便带着宋湘一起出府了。
      滢方想,宋湘还在禁足期间,她带宋湘出去游玩定然会招致宋枭的不满。可是她已经违逆了宋枭这么多回,再多一次也无妨。大不了宋枭责怪起来时,她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自己身上便是。
      滢方和宋湘在街角处下了马车,一起走在街市之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四处张灯结彩,灯亮如昼,远处灯火点亮于高楼之上,犹如夜色中繁星点点,十分热闹。
      宋家家教甚严,宋湘自小困囿于深闺,难得见一次这样的场面,没有了长辈的束缚,她就像脱缰的野马似的,左挑挑右看看,生怕哪个小摊上的好东西被她漏掉了。
      滢方慢慢地跟在宋湘的身后,恍然间想起了年少时,她也曾像宋湘一样喜欢这样的小玩意儿,父亲和弟弟每次逛街都会为她带回一大堆好东西,只是后来的快乐再也无法用这样简单的东西所填满。
      好想回到小时候啊。
      “哥哥,我要这个。”
      滢方从回忆里晃过神来,宋湘正拿着一把白色折纸扇轻轻摇着,装作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现在天气这么冷,你竟然要买扇子。”滢方话虽这么说,手却将银两递给了摊贩老板。
      宋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她的寻宝之旅。
      滢方跟在宋湘的身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任宋湘去了。宋湘若是看中了什么,她便站在身后为宋湘付钱,有时候宋湘还会征求征求她的意见。其实和宋湘相处久了,滢方越发觉得她在某些方面像极了家中小弟。
      春闱近在眼前,也不知家中小弟备考得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她的心里不由划过一丝怅然。
      再抬头时,只见一对男女谈笑着从她的身边路过。
      竟是他们!
      她下意识就追了上去,可是街上人流如织,男子和女子很快便消失在茫茫人海。
      人群中,众生来来往往,皆是陌生面孔,天下之大,仿佛只剩她孤身一人。
      她在原地站立许久,心头升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滢方再次找到宋湘一行的时候,宋湘手里提着个浅黄色的兔子灯,身边还站了一个男子,身形颀长,穿一袭青色长衫,光站在那里,就有说不出的清冽高傲,此刻因为宋湘的话眉眼微展。
      两人站在莹莹灯光下,郎才女貌,格外般配。
      滢方不由地多动了个心思,宋湘今年十四,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她觉得眼前此人就甚好,才华自不必说,品行也十分高洁,她是信得过的,也不用担心宋湘嫁过去之后过得不好。
      只是这年龄差得大了些,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刘先生。”滢方笑着上前,问道:“刘先生怎会在这里?”
      刘子异见是滢方回来,连忙作礼浅笑道:“不远处有一家名曰琼瑶楼的酒楼今日开张,邀我过去题字,适才从那里回来,路上正巧遇上了宋小姐,因此攀谈了一两句,如今便要回家了。”
      滢方看他神色坦荡,问道:“为何这样急着回家?先生不是说新开了一家酒楼吗,今日上元佳节,正宜喝酒观月,我们不如去试上一试。”
      刘子异连连拒绝,“不可,不可,家有老母需人照顾,万不可贪图自己享乐。”
      滢方见他确有正事,点头告辞道:“那便不耽搁你回家了。”
      刘子异的视线淡淡地扫过宋湘,向她们作礼告别。
      望着他离去的身影,滢方的余光瞥到了宋湘脸上的不舍,她指着宋湘手上的兔子灯,揶揄道:“这不会是刘先生送的吧?”
      滢方跟宋湘回宋府时,正巧撞上了宋时。几日不见,他显得越发从容雅致了。
      滢方不禁想,宋时虽然出身不好,但他要样貌有样貌,要才干有才干,让他仅仅当一个柳府的管家着实有些屈才了。
      滢方见宋时手里提着一个雕漆花梨食盒从府里走出来,有些惊奇:“宋管家为何会在这里?这是准备回柳府吗?”
      宋时向滢方微微揖了一个礼,不卑不亢地答道:“适才来宋府找父亲,柳小娘子知道下人来宋府,特命人拿了一些自己做的元宵,让下人给柳小公子送去。”
      滢方点头。其实元宵这种东西做起来并不难,但柳栀就是担心厨房里做的没自己做的好吃。
      她叹了口气,道:“反正也是过年,明天我回禀父亲,让柳小娘子回柳府一趟吧。”
      宋时的眼睛亮了亮,向滢方道:“那小人就带柳小公子谢过少爷了。”
      翌日,宋枭难得的和颜悦色,滢方跟宋枭稍稍一提,他便点头同意了。
      柳栀得以回柳府,格外欣喜,因为知道是滢方帮忙求的情,柳栀头一次向滢方展露了自己的好脸色,派下人给静心院送来几盒自己做的糕点。
      滢方也很开心,这种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别人的感觉很好。
      因为得到了准允,柳栀立刻收拾了东西,回了柳府。
      又过了几天,柳府突然传来噩耗,宋时摔下悬崖生死未卜。
      原来,柳栀回柳府,和柳宣一起祭拜去世的父母那天,马车行驶到郊外,忽然有盗匪拦路。多亏宋时驾驶着马车引开盗匪,才得以保证柳栀和柳宣安全无虞。但马车在山间一路狂奔,最后马车脱缰,宋时从悬崖上摔了下去。
      宋时是宋元独子,是宋家人,本就是滢方指派到柳家管理柳家内外大小事务的。如今宋时出了问题,自然是滢方首当其冲。
      她听到消息,立即去了官府。她身份尊贵,官府知道是她的得力家仆出了事故,立刻派出了大量衙役寻找。
      悬崖底下是条河,河流一路延伸到外地,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在连续半个月的搜寻无果后,宋元终于放弃了。得体如他,却在滢方面前哭得泣不成声。
      在为宋时举办完葬礼后,柳栀来找了滢方一趟。她虽未告知遇事那天的细节,但有一句话说得对:除了柳宣,她是个无牵无挂之人,但即便有她在,她也不能代替柳宣去生活,以后的路,还需要柳宣自己走。
      一天后,滢方偷偷送柳栀出府,从此京城的玉照庵内多了一位慧静师太。
      宋枭知道后大怒,但和离书已然给出,即便将柳栀召回来,她也已经剃度出家了。

第十四章 青楼一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