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进去通禀一声。”说着转身往里面跑,没一会出了房门跑着穿过院子,来到一丈远的距离低头说:“大娘请进。”只因来回跑着有些气喘,离主子太近实在不太始摆放酒食器皿,丫鬟拎着食盒进来,今天有香酥鹌鹑、白切鸡、琵琶鸭、腊肉蒸豆腐、野鸡炖山菌、香酥刀鱼、当归羊肉汤、肉三鲜豆腐包、豆沙包,六菜一汤两道点心,每样量不多但也足够吃了,分餐制就有一点好不用丫鬟伺候夹菜,也不需要公筷那么麻烦。
沈家两房的厨师都是跟沈卿院子里的孙婆学的,如今菜式风格还有餐具款式都有些偏后世,可就是这样的风格慢慢的引领了京城的用餐风潮,引领的开端就是沈卿开了食肆,有孙婆负责掌管后厨,前厅的掌柜的是春娘丈夫王青松,从小跟在沈卿身边做小厮,王是家里的姓名字是做小厮后起的,就这么一直叫下来,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和春娘结婚,他的卖身契(人际关系)转到沈卿这边,夫妻俩结婚的时候直接去庄子上住,王青松做小管事,自从沈卿想做食肆就把他找出来,从开始扫听铺面开始,都是他一手负责。
沈家这样的菜式,餐具也不是一蹴而成的,小的时候不敢太逆天容易被怀疑,开始进学了总是让人在世面上搜刮各类古籍,慢慢看了一些食物的记载,偶尔在庄园发现什么新物种(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的)研究着是否能吃,孙婆那边的菜式慢慢增加,才形成如今的情形,至于餐具也是沈卿在庄园周边买了块地,盖了个小窑厂尝试着烧造,烧出来的成品也不对外卖,只是亲朋好友各家的年节礼,还有就是沈卿名下的铺子里都回放一些摆件,尤其是燕衣纺那摆件损耗特别快,主要是有贵妇上门买东西,看着喜欢强买回去(半推半就的卖高价),这两年里在燕衣纺被强买去的瓷器,少说也有两三千两了,这还是带着卖的东西,沈卿手里除去郊外的田庄就属这里最挣钱。
夫妻俩各自心里都有开心的事,陶依看着丈夫满面笑容就说:“来人,去把今年酿的桃花醉挖一坛出来,用热水烫过给郎君上一壶。”丫鬟赶紧出门往跨院去,如今沈家人口少,跨院里基本都没有住人,住院旁边的跨院都让沈卿用来酿酒,陶依嫁进来之后也沿袭这项。
没一会丫鬟端着琉璃酒壶和杯子进来了,三位主人一人面前一壶桃花酿,这个酒适合女眷喝,沈闻跟着一起也就是当个饮料喝喝,不想扫妻子和妹妹的兴致。
晚饭吃的进行席间也没有食不言的规矩,沈闻高兴妹妹帮着翻译古篆体,陶依高兴小姑帮着采购原石挣的盆满钵满,沈卿则是看着大哥夫妻恩爱,各自尽兴宴席散去,沈卿在丫鬟的陪伴下往回走,这会已经下了薄薄的一层雪,好在出了正院没多远就是抄手游廊,一路都有遮挡,过三进的院落从游廊出来的时候宝春赶紧接过竹伞撑开,青梅在前面提着灯笼照着,按说这个时间天应该还没完全黑下来,只因是下着雪天黑的比较早
回头烟波斋守屋子的丫鬟赶紧上前忙碌,打发宝春和青梅回去收拾一下,这边沈卿吩咐:“一会做个野鸡锅子吧,多加些汤回头煮水引吃,再来一碟辣牛肉菌子酱,拌着吃。”说完自有人去厨房传话,她去了书房挑选竹简,晚上回空间去翻译,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没有练习雕刻,有些手生还是要再练习。
第 101 章 第 101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