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的不过当着主子的面小声说话,只有那些有小心思的,沈卿记住那几个管事的名字,至于普通的仆妇不在她考虑范围,毕竟她刚来不可能把所有的人手都打卖了,只能徐徐图之,等慢慢的把原来宅子里改成一个人的,另外安排人熬蜜糖梨水,等郎君回来给他解酒。”陈娘领命带着单子回小厨房了。
沈卿吩咐人摆案铺纸,打算画一副码头送别图,算是记录送别二哥的日子。
画完之后吩咐人晾干送回书房,等明天有空裱装。青梅拎着食盒过来,摆放在角落的矮几上,“大娘用点心的时间到了。”有丫鬟打温水过来伺候净手。
用过点心后沈卿带着人往外走,这次是真的转花园,虽说是第二次来江南,可上次来比这个时候晚些,看看花园里的品种,找管事婆子过来跟着,顺便讲解一番。
负责花园的管事婆子是从王家带过来的,婆家几代都是做花匠的出身,到她夫君这一代兄弟六人,排行老四,上下不靠也不太会说,一直在府里做花匠。
二哥夫妻俩跟着大郎君夫妻去了嘉兴府,三哥夫妻俩跟着二郎君夫妻去了京城,如今三郎君这边本来阿家推荐六弟夫妻。
幸好三郎君小时候住的院子,都是自家夫君负责花卉园艺,当初三郎君在院子里爬树卡住了,还是夫君爬上去给救下来,三郎君怕被阿耶和阿娘骂,要求隐瞒。
当年这件事一直被郎君记在心里,这次要派人的时候亲口和大娘子要人,才是他们夫妻过来,她心里明白以后他们跟夫家那边基本就是面子情,毕竟阿家觉得他们夫妻抢了六弟的前程,临走的时候去辞别,阿家没给他们夫妻好脸色,没有顺着她的意愿,主子面前不能表达,只好拿她们夫妻出气,这会年纪大了也不能打骂,更不好罚跪,让主子知道还以为她对主家不满。
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刚成年的儿子,还有全部家当,跟着三郎君一起来到苏州府,如今夫君带着两个儿子负责宅子里各处的花卉树木,她负责跟娘子传话、回话。
这会早有娘子身边的二等丫鬟过来请,赶紧收拾停当跟着往前面去,在暖房门口遇到娘子一行,赶紧上前屈膝行礼,沈卿摆摆手示意她起来,青梅说:“花娘,你跟着大娘游园,讲讲院子里各处花的典故。”叫花娘就是因为她家都是做花匠的。
看见园子里没有竹子,就吩咐花娘回去的时候,让家里人准备在暖房后面种植一片竹子,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也许是对诗句中意境的向往,又或许前后两世都是北方人,对竹子有特殊的执念,好不容易来南方居住,一定要拥有一片竹林
把花园的角角落落都看个遍,才带着人回正院去了,沈卿回去后用热帕子擦过手,坐在起居室的榻上看书,今天的运动量很多,可以歇一会,青竹从外面进来,“大娘,奴婢已经吩咐人准备热水。”沈卿点头,起身往净房走去,准备在夕食之前洗头发。
头发太长不好干,一般都是三天洗一次,她发现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白天不能洗澡的规定,也不知道后世中国人习惯晚上洗澡是为什么。
沈卿走入净房,门口一米处有个木质的屏风,靠近西侧墙面有一个小门,那是粗使婆子抬水进来使用,高一米多宽两米,正好挡住进门的视线,绕过屏风是一张木榻,再往里才是木质高脚浴桶,下面一条排水沟通往西侧的室外,当初设计时排水沟路过墙面,往下深挖了大概有一尺左右,防止刮风直吹,下雨倒灌的情况发生。
第 122 章 第 122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