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收复张辽,奠定民法[2/2页]

三国第一毒士 妄想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
      全营驻扎,只不过这一次重新换了一个隐蔽的地方。
      张断正提笔写着对冀州和河内的回信,忽然听见帐帘掀开,是曹操走了进来。
      “主公。”
      曹操脸色沉静,端坐下来,双手行礼大拜。
      “润之,多谢提醒,操不会忘记。”
      张断静静地看着曹操,许久,才说道:“主公沉浸于顺风顺水带来的胜利当中,如今已经出现了诸多隐患,若是这些隐患爆发出来,恐怕不等天下一统,单单是徐州一地,就无法收复了。”
      曹操没有起来,而是拜道:“操知晓,请润之教我。”
      “一,世家之乱。”张断淡然说道:“如今,京城世家已至,主公当削弱世家的力量,不能让党争之变再临,此事不可交予世家子,也不可交予寒门弟子,只能交予一人。那人便是程普。”
      “二,天子。攘外必先安内,天子到了许县,主公也就成为了最具实权的诸侯,乃是正统,但是,天子终究还是天子,主公要让公卿大臣,王公贵族们知晓,这终究还是大汉的天下。”
      “三,徐州。我预计陶谦命不久矣,谋划徐州,刻不容缓,此时,奉孝公达身在冀并,此事若想稳妥,便让断担任使节,以天子的名义出使徐州。”
      “这就是如今的问题,主公可知晓了?”
      曹操立起,沉声道:“润之请放心,操将铭记于心,操有润之在身边,真当是良师益友。”
      张断淡淡点头,曹操见状,慢慢地撤出营帐,将夜晚留给了张断。
      张断的视线重新回到还未写完的文书上,思量少许,又重新写了一封新的文书,以防不时之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行的公卿大臣们明显感觉到,整支队伍的气势不太一样了。似乎多了一些沉重,稳固的气息。
      曹操意识到了骄兵的道理,采用高压法将这股骄横之气强行压下,只不过这是治标不治本,若是没有经历真正的失败,这股骄兵是无法真正的蜕变的。
      一些聪明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同时这段时间也能够看到曹操往张断营帐跑的次数变多,聪明一些的谋士都开始思索这些事情之后的原因,同时也在暗自警惕。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护送天子的队伍到达了许县。
      荀???挪懿偬逑档囊恢帜背嘉涑迹?獬鋈?倮镉?樱?馐钦哦咸匾庑葱沤桓???模?匦胍??熳映浞值谋硐郑?锰熳诱嬲?男湃尾懿伲?庋?拍芄唤?熳由肀叩牟话捕ㄒ蛩乇?⒌氖奔渫?笸啤
      汉献帝或许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被簇拥的感觉了,当他到达许县的时候,才真正地改变了对曹操的看法。
      从这时候开始,许县正式更名为许昌,也叫许都。
      群臣也重新分配,曹操属下的群臣怎么样也都获得了职位,只有张断强行拒绝,如今依然是一介白身。
      九月,曹操公开发布了新的大汉法令,几乎让所有人胆寒。
      其中包括“正式采纳‘屯田之法,世家分封制,几乎全新的选举制度”等等。
      其中,全新的选举制度乃是由张断,毛?,杜畿等人一同提出的将军功与品德结合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不仅仅由德高望重的世家举孝廉,本身还要拥有良好的品德,充足的军功,最后递交给专门设置的部门——中正部,由中正部来划分品级,最后递交给曹操做最后的决断。
      制定这一项选举制度的时候,张断感受到了世家丝毫不让步的举措,因此才会将原本提出来的科举废除,转而妥协变成了这一项“九品军中正制。”

第69章 收复张辽,奠定民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