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贾东旭现在还能安稳地在钢厂工作,他又何至于被迫到人力市场找活干?
      更何况去人力市场揽活的主意也是他出的,挑起与何雨柱的争端也是他的计划。
      这一切环环相扣,最终导致了易中海目前的困境。
      易中海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境,一切都是自食其果。
      这一切的一切,皆是他自己造成的。
      何雨柱坐在易中海对面,听着警察阐述事情经过,看着面前这个狼狈不堪的人。
      他的心态十分平静,没有丝毫起伏。
      此时此刻,他只希望能够快点了结这个闹剧,不愿再与这些所谓的同院居民纠缠不清。
      贾东旭已经提供了证言,这桩案件的结局已是注定,易中海再也无力翻盘。
      当警察向何雨柱和易中海讲述了他们在贾东旭处调查的结果之后,王建军也开始审阅相关“零六七”
      调查记录。
      看到贾东旭的证词中明确表示此事与何雨柱无关时,王建军紧绷的神经才得以完全放松。
      现在缺少物证和目击者证言,易中海也无法说明何雨柱打人的原因。
      综上所述,这完全可以被判定为易中海一方对何雨柱的诬告。
      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能够直接将事件与何雨柱关联。
      除了易中海的口头叙述之外,无任何其他线索。
      在这种情形下,空口白话是难以服众的。
      若是随便指责他人就能对其定罪,那社会秩序将会一片混乱。
      每个人只要有恩怨纠葛,都可以跑到警察局指控对方犯罪,让人随意承担刑责。
      那警察局每天将无所事事,牢房中只会因互指
      **
      而拥挤不堪,无论是真实的
      **
      者还是无辜者都难逃一劫。
      既然已查明事件与何雨柱无关,
      王建军也不再有与易中海争论的耐心。
      他随手轻敲桌面几下,
      周围的人注意到了他的举动,都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王建军咳嗽一声,注视着易中海,语气强硬地说道:
      “易中海,现在你所谓的证人已经把当时的实际情况全部说出。”
      “这件事根本与何雨柱没有关系,你诽谤何雨柱的事实必须认清!”
      易中海听了王建军的话后心有不甘,眉目间满是愤懑,大声争辩道:“局长!事实并非如此!”
      “贾东旭肯定是受到何雨柱的威胁,所以他才会避实就虚,不讲真话的!”
      “那天不只是我一个人遭到了何雨柱的毒手,贾东旭也是受害者!”
      “一定是这之后何雨柱威胁了贾东旭,要求他闭口不说那天发生的事情,贾东旭并未说出实情!”
      “他没有说真话,局长大人,警官们,贾东旭没有说真话!”
      “他的证词完全无效!”
      易中海焦急不安地说着。
      毕竟贾东旭是他唯一的希望,是唯一的能替他证实事件
      **
      的关键人物。
      但如今……
      贾东旭非但未为他作证,还坚持称此事与何雨柱无干。
      证人称这件与何雨柱无关,等于证明了他是易中海在诽谤。
      眼见自己的谎言即将被戳穿,易中海彻底乱了阵脚。
      此刻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除了在这继续辩解,实在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易中海的辩护显得无力又苍白。
      在场的王建军和其他警务人员自然对此并不相信。
      王建军目睹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易中海仍不死心地试图诬陷何雨柱。
      内心愤怒无比,他猛拍了一下桌子,猛地站起来喝道:“够了!”
      王建军眼中喷火,怒气冲冲地质问道:“那些证人是你自己找来的!”
      “现在人家亲自出庭作证了,你却说他们的证词是假的!”
      “你究竟想干啥!难道是来这里消遣我们的!”
      “你知不知道公安局是什么地方!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人民服务,可不是为了陪你胡闹的!”
      “污蔑好人,竟然污蔑到公安机关来了!你是不是把我们都当成愚笨的傻瓜!”
      “易中海,你不要再在这纠缠不清了!”
      “铁证如山,你提供的人证已经详细说明了一切,这事儿就是你诽谤何雨柱。”
      “公安局不容许无端的恶意诽谤!我们也不会在这跟你浪费时间,我看这次的事情查得已经十分清楚了……”
      “小赵!这件事直接结案!这个人留在这别让他走,这人思维不正,我们要把他留下来好好改造!”
      “等他认识到错误,再把他放出去!”
      王建军严肃地说。
      听到王建军的话,易中海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恐惧。
      什么!还要去局子!!!
      得知自己将要入局,易中海整个人都吓懵了。
      他的脑袋仿佛嗡鸣不停,眼前瞬间天旋地转。
      在批评完易中海后,王建军的目光转向了何雨柱。
      看着何雨柱时,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语气也比先前温和了许多,轻声说道:
  &nb

第128章 缺乏物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