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七章 谋成[2/2页]

佳婿 夜惠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多恭顺,好像方才他们不曾互相攻讦一般。
      首辅唇边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他虽然听命于母亲,帮宁老太太一把,从中他也想捞到十足的好处,首辅的位置,他还没坐够,哪会轻易让人?
      况且首辅身后的派系接替人还没选出,首辅最不愿意看到学院派完成新老交替。
      借着吏部天官的东风,首辅一系不介意敲敲边鼓。
      方才的纷争看似激烈龌龊,但参与其中的人都有一个默契,只说阴私小事,不言大错。
      别看他们方才吵翻天,真要追究起来,他们不过是罚俸的罪儿。
      不管他们分多少个派系,他们有个统一的名称——文官集团。
      当朝首辅足以控制住文官集团,这也是在某些方面,首辅敢同当今叫板的原因。
      首辅躬身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次辅大人老而弥坚,次辅还能为国效命,此时谈论次辅人选尚早。”
      一个派系不可能垄断首辅的位置,不管是徐大人入阁还是吏部天官入阁,对首辅来说都没好处,让次辅多熬两年才符合首辅的利益,这也是他答应帮忙的主因。
      病狐狸!吏部天官心底骂出了首辅的绰号。
      一般文臣吵嘴,武将和勋贵不说话,他们也知道说不过读书人,全当看热闹了。
      可这一次,勋贵中有人发言了,而且是很有分量的晋国公。
      “老臣以为徐大人在科举上处事不公,老臣不怕陛下说老臣护犊子,京城第一才子绝非浪得虚名,老臣看过他读书的很劲儿都心疼他,不忍让欺世盗名的人爬到他头上!陛下,如实王季玉能做解元,科举还有公平可言么?”
      一向同晋国公作对的广宁侯不发一言,只是瞥了瞥嘴表示不甘,还不是卖宁家面子?心疼?整日里只知道斗蛐蛐的老头知道什么是埋头苦读?
      事情从谁做次辅落回到科举上,皇帝挺感激晋国公的,次辅眼下看争议太大,远不是皇帝想扶持徐大人入阁就能做到的,他怎么也得考虑天官的面子和昔日的情分???
      头疼啊!皇帝眼前有点昏暗,扶持九皇子为太子的心思并没熄灭,只是想让一个略微偏颇贤妃的徐大人入阁,朝廷上就吵成这样,一旦???皇帝心里颇为不是滋味。
      谁说皇帝想怎样就怎样?
      “卿家说得极是。”皇帝缓了缓语气,“朕相信徐卿的为人品性,可这首诗词???徐卿,朕准许你重新证明科举不存在泄题,重新验证王季玉的解元是真还是假?”
      徐大人躬身道:“臣遵命。”
      皇帝目光里落在气定神闲的吏部天官身上,扯出一抹笑意,“朕将吏部交给你,哪会不信你?朕始终记得爱卿做过什么。”
      “臣为陛下尽忠,万死不辞。”
      天官郑重的叩谢皇帝,义正言辞的说道:“臣不惧小人之言,陛下对臣龙恩浩荡,臣不敢再强求。”
      天官的表现要比徐大人高处一筹来,可皇帝心里却有没达到目的的腻歪,笑着点头:“爱卿请起,来人,厚赏。”
      皇帝朗声道:“往后众爱卿有话,可同朕直言,万不可在朝堂上做小人嘴碎之事儿,事关国政众爱卿可上本之言。”
      “臣有本。”
      “臣有本。”
      “臣也有本。”
      呼啦啦朝廷上跪到了一大片,一个个像是早有准备似的,捧着折子上呈给皇帝,“请陛下御览。”
      方才他们还吵得热闹,这一会怎么???皇帝眼前有五六十本折子在晃悠,他这算不算是没事找事?
      有这么多的政事需要他处理么?可如果不收下折子,皇帝又没法将方才的事情压下去,只能辛苦辛苦了。
      皇帝最近几年过惯了太平清闲的日子,要不然也不会将猎艳的目标放在宁欣身上,眼下朝政这么多,他得忙些日子。
      “朕不希望,科举再出岔子,众爱卿可曾听明白了?”
      “臣遵旨。”
      慈宁宫中,宁欣陪着太后饮茶,宁欣面容恬淡,举止优雅从容,太后丝毫看不出局促,“你沏茶的手法不错。”
      宁欣低头分茶,“您过奖了,您若是喝得习惯,臣女将泡茶的方法教给您身边的大宫女?”
      太后目光灼灼,看来皇帝超乎规格的赏赐并没有让宁欣改变主意,“你想出宫?”
      “三皇子病情稳定,太后娘娘凤体也见好转,臣女再呆在您身边恐惹人猜忌,臣女名声算不得什么,可让世人误会了陛下和皇子公主就不好了。”
      太后凤体有恙,就算是侍疾尽孝也轮不到宁欣!
      “哀家准了,你出宫去吧,皇帝最近忙于朝政,你的事儿哀家做主了。”
      “谢太后娘娘。”rs

第二百零七章 谋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