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及大明,但是二者却可以站在同一个等级对话。
      完全就是因为日本神风的原因。
      毕竟,任凭大明海军再厉害,但是绕不开神风,打不到日本本土。
      那么这些国力就是‘假肌肉。
      对日本形成不了有效的震慑。
      这也是洪武时期,大明海边倭寇泛滥的原因。
      但是大明也不能强行要求南洋周遭国家对日本形成封锁。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在于利益。
      南洋周遭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大明这么辽阔的土地,所以贸易成了一种常见现象。
      哪怕南洋周遭国家大部分都认大明为宗主国,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受大明的掣肘。
      日本也没有必要成为大明藩属国。
      但如果真的能让大明通过一场海上战争,就将日本倭寇问题解决,这样其实挺划算。
      朝中文官集团不支持大明下西洋,可并不代表着不知道大明如今海上军事力量的强悍。
      在他们的眼里,除大明以外的周遭国家,不仅是一群不同教化的蛮夷。
      更是一群垃圾。
      不是大明看不起它们,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这是来自天朝上国的自信。
      只不过后来的大清,也是在这样的自信中闭关锁国,渐渐落后于世界。
      朱棣听着南洋几乎全部的国家都来为日本做担保,心中欣喜。
      师出有名!
      到时候宗主国想去挖徐福在日本的陵墓,替始皇帝报仇,藩属国要是拒绝,那就是抗旨!
      在这种情况下,南洋诸国也不会认为大明仗势欺人,而是合情合理。
      “南洋诸国的请愿,朕已知晓,剿灭陈祖义的事情,朕准了!”
      间中闺密眼中狂喜之色一闪而过,语气恭敬的追问道:
      “不知陛下何时出兵?”
      朱棣看向殿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郑和说道:
      “郑和,朕命你中元节之后启动下西洋计划,并在下西洋途中生擒陈祖义,押送回国。”
      “朕要亲自会一会这个海鲛龙。”
      “臣必不负皇恩!”郑和郑重的说道。
      郑和上次在陈羽那里吃了一顿饭后,认识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庞大市场。
      更认识到这不仅仅能为大明带来海量的钱财,也可以为他一个宦官带来青史留名的机会。
      所以,他一定会使出十二分的精力,将下西洋进行到底。
      打击海盗,还海上丝绸之路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
      听着朱棣下令活捉陈祖义,间中闺密认为这是害怕日本赖账。
      但是,间中闺密可是知道这里面的难度。
      日本幕府方面的分析认为,大明对陈祖义这样的海盗王,最多进行削弱。
      想要彻底剿灭,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日本认大明为宗主国的事情,自然也不可能发生。
      这对于日本来说,完全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到时候,陈祖义与大明两败俱伤的差不多了,那么日本的海上力量倒可以趁机捡漏。
      再次成为南洋的海上霸主!
      间中闺密态度异常恭敬,深深的弯下腰,对着朱棣躬身道:
      “大明万岁,皇帝万岁!”
      “下臣与南洋诸国就静等大明佳音!”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

第71章 第二份国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