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新晋弟子拿到身份铭牌后的第二天。
      宗门设立的修仙基础课业正式开课。
      所有新晋弟子都内心振奋,激动不已。
      从渡仙大会到现在,一直都期盼着修仙。
      可前后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结果啥也没学到。
      不是在等待,就是在路上。
      原本一颗激动热烈的心,都逐渐冷却了。
      直到今天,终于可以正式开始学习修仙知识了。
      已经冷却的一颗心,又开始滚烫起来。
      一大早,弟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涌向外门督学堂。
      来到督学堂,在正门不远处,有一面宽大的告示牌。
      督学堂早已把各门课业的类别,课时,授课长老和开课周期等,全都安排妥帖。
      一起张贴在告示牌上。
      告示牌上安排的课业,分门别类,还真不少。
      从上到下,一共安排了36门之多。
      从最基础的《识文断字》,《修仙术语解义》等。
      到修仙基础《修仙基础常识》,《人体筋络初识》,《吐纳基本功》,《启灵》等。
      再到修仙百艺基础《丹药初识》,《符箓初识》,《宝物初识》,《阵法初识》,《灵物初识》,《灵药初识》等。
      最后还有修仙界人文地理基础,包括《青云剑宗志》,《宗门简介》,《宗派地方志》,《仙道史记概要》等等。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部分,真正修仙当然不止这些。
      深入的知识,需要在入脉之后才能学习。
      丰川一行15人,也是早早用过早餐后,就匆忙赶来此地。
      把课业从上往下全部浏览一遍,一行人也并未久留。
      根据各自自身情况,走向对应的学堂。
      他们一行人中,有12人是读过书的。
      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州试榜上有名的存在。
      所以《识文断字》这门课业,直接就给忽略掉。
      他们一起走向《修仙术语解义》学堂。
      而剩下的三人,自小没读过书,连课业表都不怎么认识。
      他们仨只能在同伴的指导下,走向《识文断字》学堂。
      由此,不免让人感叹唏嘘。
      人生在世,时常看似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实则,人不同,过往不同,经历不同,见识不同,学识也不同。
      这时候,想当然的认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那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就像现在,读过书的就是比没读过书的要先行了好几步。
      毕竟,读书这件事儿,本身就已经很复杂了。
      人家都是十年寒窗,凭什么让你一步登天。
      没有道理的事情,也绝不可能。
      就算是绝顶天才,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想要在半年内,把这36门课业,学会学通。
      就算是个读书人,也不能有半分松懈。
      更何况是个没读过书的。
      现在大家唯一相同的是,你我皆是凡人。
      来到学堂门前,和凡界的学堂没有什么差异。
      走进之后,震撼所有人。
      因为一步之差,就超出了大家的理解范畴。
      里面太大了!
      从外面看,就是普普通通的一间学堂。
      进入之后,就像进入了外门餐堂一般。
      轻松就能容纳上千人。
      堂内已有不少人在座。
      和凡界学堂不同,这里没有课桌,也没有座椅。
      只有一个个三尺方圆的蒲团。
      丰川一行找了一处无人在座的地方,各自坐下。
      等待了约莫一刻钟头。
      一名身着教习法袍的老者,走进学堂。
      老者走到最前方的讲台之上,就着蒲团坐下。
      其平静的目光扫视全场。
      台下顿时一片寂静。
      此时整个学堂差不多已经坐满。
      老者也不废话,直接开讲。
      讲课内容倒是并不复杂。
      都是修仙常用术语的释义解析,以及对应的一些典故。
      像“灵气”,“灵力”,“灵根”,“功法”,“法术”等。
      教习一连讲解了两个时辰,这才结束。
      用过了午饭,休息了片刻。
      下午,丰川一行走进了《修仙基础常识》的学堂。
      和上午的学堂大同小异。
      只不过是另一名老教习负责教学。
      “各位弟子,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讲课教习,万德修。
      你们称呼我万教习即可。
      好了,话不多说,下面开始讲课。
      此堂课我们讲解《修仙基础常识》。
      既是修仙基础,那就从修仙界公认的修仙总纲开始讲起。
      人道是:
      万古修行启灵始,千锤百炼返先天。
      聚灵造炁筑基台,凝纹开窍养元胎。
      胎成凝法生虚神,神满方入大道中。
      道体相合可入真,化真九劫始为仙。
      由此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修行都是从启灵而始。
      那么,什么是启灵?
      用什么启灵?
      启什么灵?
      灵又是什么?
      想必在座诸位都有这些疑问。
      不用着急,接下来老夫会给你们解释清楚,讲解透彻。
      首

第14章 潜学半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