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古今文学[2/2页]

【错付】 孟孤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样说道:“加油吧,少年!”
      刘越见状,也有样学样,拍了拍李强的肩膀。然而,这次李强却不再沉默,他猛地转过头,对刘越吼道:“滚!”
      刘越被李强的怒吼吓了一跳,但随即又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模样,对着他做了个鬼脸,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其他同学听到李强的怒吼,都不敢再看他,生怕殃及自己。
      教室里恢复了平静,但每个人心中都因这场小插曲而泛起涟漪。李强深知自己刚才的失态,但他也明白,这是压力之下的一种宣泄。
      而张浩、刘越和于轩三人,则时不时地看向李强,眼神中既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
      李强此刻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背诵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人和那些需要记忆的问题。
      他嘴里念念有词,时而快速诵读,时而低声默念,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分裂成了十个人,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记住不同的知识点。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落在书本上,但他却浑然不觉。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将这些内容全部背熟,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检查。
      终于,当班导的脚步声在教室门口响起时,李强合上了书本,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李强看到班导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心里不禁一凉,暗道:“完了完了,这下真的完了。”他偷偷瞄向坐在前面的于轩,但由于距离较远且不是同一组,于轩并没有察觉到李强那求助的眼神。
      班导老师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好了,我们来上课。上课之前,我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了。”
      李强听了,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他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希望班导不要注意到他。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只听班导老师突然点名道:“李强,你来把上节课让你背诵的内容背一下。”
      这一声点名,如同晴天霹雳,让李强瞬间成为了全班的焦点。大家都齐刷刷地看向他,就连坐在前面的于轩也转过了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关切和好奇。张浩同情地盯着李强。
      李强缓缓地站了起来,脸色苍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他感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说不出来。
      班导老师看着李强这副模样,语气中带着几分失望和严厉:“不是跟你说我这节课要检查吗?你怎么还是这副样子?”
      李强低着头,不敢直视班导老师的眼睛。他知道,这次自己肯定是逃不过去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李强耳边响起:“老师,我给他提个醒吧。”
      李强往声音看去,原来是于轩,班导说:“于轩你来给他说一遍。”
      于轩自信地站了起来,目光坚定地看着班导老师,开始流畅地背诵起李强原本应该掌握的内容:“古代人用文学阐述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在唐诗中,诗人常用比兴手法,借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像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而在宋词中,词人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或内心独白,来传达深情厚意。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无尽哀愁。”
      班导老师听着于轩的背诵,脸上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对于轩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很好,于轩,你背诵得很准确,也很流畅。看来你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扎实。”
      随后,班导老师又将目光转向了李强,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和鞭策:“李强,你要向于轩学习。”
      李强尴尬地回答道:“我会的,班导。”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
      班导老师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都坐下吧。”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同学们纷纷坐好。班导老师也开始继续讲课:“上节课我们讲到古代人用诗词来阐述情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话题。诗词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更蕴含了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通过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人生、爱情、友情等各个方面的感悟和思考。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杜甫的《春望》和柳永的《雨霖铃》,它们都是通过诗词来传达情感的经典之作。而除了唐诗宋词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
      班导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关键词和诗句,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同学们纷纷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
      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道:“班导,为什么现在不用诗词来表达情感呢?”
      这个问题让班导老师微微一愣,但他很快便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很有深度。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
      班导老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然后,他继续说道:“在古代,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限制,人们更多地依赖于诗词等文学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诗词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艺术性,能够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且,在古代社会,诗词也是文人墨客之间交流情感、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

第42章 古今文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