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辽国公的观玉台[2/2页]

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看快前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剩下多少银两。
      一万,还是两万?
      “延安府?不是让你们决定就行么,我一个武官,就不掺和了。”韩熙笑着说道。
      “哎!”
      施凤来在心中叹息一声,有时候,他感觉韩熙有些过于圆滑,一点都不像一个武夫。
      真是将打太极那套学的明明白白。
      无奈,施凤来和韩爌只能离开辽国公府邸内。
      出了辽国公府,韩爌摸着自己胡须说道:“国库银子被掐住,长久以往恐怕不是办法。”
      现在韩熙虽然开始放权,但将国库银子死死抓在手上。
      超过上万两银子的款项,都需要有韩熙的亲手批红。
      就算动用上千两银子的款项,都要经过韩熙安插到户部的两个侍郎盖章。
      没有银子,这还怎么让他们这些大臣施展抱负。
      没有银子的政策,那其实和一纸空文差不多,根本执行不长久。
      “哎,现在只能先这样,我们还需要时间,不能急切。”施凤来有些无奈开口说道。
      负重前行,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看到施凤来这样,韩爌也是叹息一声。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时间过去。
      时间到了崇祯二年,京师到了五月的时候,天气才慢慢的回暖起来。
      各地开始忙碌春耕的事情。
      辽国公的观玉台已经初成规模。
      观玉台,先后招募五万苦力,现在合计有八万苦力在工地上。
      因为是给工钱的,干完一个月时间后,不想干的可以离开,所以并不是十万人。
      工钱也是月结,一日四十文,加上一天十文的餐补,一月一两五钱银子。
      光是一月就要下发十五万两银子,加上各种建造材料和运输费用,一月需要消耗二十万两银子。
      一年需要消耗两百四十万银子,预计是三年时间内建造完成。
      观玉台建造的位置离天津卫十分近,在一个叫杨村的地方。
      位于京杭运河这个体系内,渤海湾运送东西过来的船只能直接到达杨村。
      现在杨村周围的耕地价格飞快上涨中,原本聚集在京师的灾民不少开始在周围落户。
      一时间,杨村周围聚拢了将近二十万人,人多了,自然会有商户过来做买卖。
      各种简陋的店铺,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周围生长出来。
      韩熙看着这座新生的城市,面上露出笑容,对着身旁的施凤来说道:“施阁老看看,我可是帮你们解决了十几万的流民。”
      “呵呵呵!”
      施凤来讪讪笑起来,心里嘀咕:“就算没有你,这十几万灾民在京师外那也一样能活得好好的。”
      有这钱,还不如投到江南平乱中。
      施凤来轻咳两声,对韩熙说道:“江南那些奴仆的事情?”
      江南一地的奴仆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觉醒了,然后将以往乡绅豪户对付在自己身上的把戏,全用被奴仆明明白白的还了回去。
      那手段,比王大虎这反贼还凶残十倍。喜欢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请大家收藏:

第219章 辽国公的观玉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