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8章 紫薇楼内书御诗[2/2页]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就想到皇恩浩荡,要是我那妻子也能吃上,该多好啊。”
      徽宗皇帝被潘小安说的动容。
      他回头问李延,“白虎郎说的话可真?”
      李延赶忙回答,“潘大人的妻子乃是凤凰郡张家黑墩人。
      刚刚过门就死了丈夫。这在乡村属于望门寡。
      后来嫁给了潘大人,被皇后封了安人。这女人倒是个知书达礼,勤俭持家的。
      现在虽然做了知府夫人,还是像以往那样在田间地头耕种,在当地很有声望。
      徽宗皇帝点点头,不由得感叹,“妻贤夫上进啊。”
      高俅被潘小安反怼,脸色有些不好看。
      徽宗皇帝出来打圆场,“爱卿勿要悲伤,等明年除夕时,朕会宣你夫人来汴梁,与皇后她们共同用餐。”
      潘小安连忙起身拜谢。他欠张月如太多。
      张月如一直想来汴梁见见皇帝,见见皇宫,见见皇后,这下可以如愿了。
      潘小安胃口大开,对着酒菜就是一顿狂吃。这好胃口,引的几个老头也和他杠起劲来。
      “美食饱腹,美酒醉心。独缺美文悦耳,华章悦目。
      众位爱卿可有佳作?”
      潘小安这才知道,吃这顿饭还要写诗作赋。想来这就是御制诗,宴会诗了。
      高俅看向潘小安。潘小安看向高俅。两人像好斗的公鸡。
      “潘大人,你已经做出诗来了吗?”高俅问。
      这高俅不但球踢的好,捣逑技术也是一流。
      李延也会凑趣,他命小侍从把矮几端到潘小安面前。
      “潘大人要是有了佳句,就赶快写出来吧。”
      李延倒是好心,他知道每年徽宗宴饮的赏赐是给这样三个人。
      第一人:率先做出诗的人,取其勇敢聪慧。
      第二人:诗词做的好的人,取其文采斐然,锦绣华丽。
      第三人:毛笔字写的好的人,取其稳定八方,自成一派。
      李延想让潘小安得这个头筹。但潘小安只是半吊子货,哪里会写什么诗?
      但现在被架在这里,不写也不行啊。
      潘小安不屑于盗用别人的诗句,他接过李延递过来的毛笔,大手一挥,便写下这样的句子:
      东夷终恋汴梁好,万里江山妙。琼林御殿,尧舜禹汤,宣和最高。
      潘小安边写,李延边念。
      只听第一句,徽宗皇帝就知道潘小安这是仿做了自己的那首《眼儿媚》。
      潘小安的诗情不高,境界也小。但胜在他会夸,会拍。
      潘小安把自己也归于幸进小人之列。这些肉麻的话,他可以张嘴就来。
      自古帝王皆爱听尧舜禹汤,潘小安不但这样夸了徽宗皇帝,还说他是最高的。
      徽宗皇帝怎么能不喜悦呢?
      他笑呵呵的看着李延呈上来的诗句,点评道:
      “小安的诗虽然借用了《眼儿媚》,但只是为了强行押韵乱填词。
      小安偷懒,还盗用了朕的几句词。作为“词偷”,朕要罚他饮酒三杯。
      更为过分的是,他还把朕和尧舜禹汤并列,朕何德何能啊?”
      这下那些大臣坐不住了。“陛下仁爱天下,当得起尧舜禹汤。
      我等皆为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感到骄傲和自豪。”
      徽宗皇帝哈哈大笑,“你们也学着白虎郎拍起朕的马屁来了。”喜欢大宋小农民请大家收藏:

第258章 紫薇楼内书御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