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搞笔应时财[2/2页]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人就是这样,当你的社会阶层超过他时,稍微表现出不想交流,就会被认为是傲慢。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离开大队,来到石头矶。
      入小镇前,破草帽往头顶一扣。
      谁是李建昆?
      不认识。
      哥们现在是李·路飞!
      至于你说在大队怎么不扣,人都是看着他长大的,化成灰也不能认错啊。
      先到王家,找到小王,拽着他一块来到向阳农机修造厂。
      “呲呲呲!”
      “咯吱,咯吱!”
      “滋——”
      厂里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师傅各自忙碌,原始到掉渣的冷镦机、搓丝机和砂轮机等设备,没有空闲的。
      向阳厂现在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螺丝螺母。
      别瞧不起这手工作坊般的社队企业。
      更别小瞧这个年代人的莽劲和韧劲。
      万向节,讲道理也算精密零件吧?
      不一样刀削斧捶给弄出来了?
      鲁贯球这会甚至在盘算,不好跟国企争资源抢市场,要把自己的万向节卖去国外。
      嗬嗬,这野心,这气魄。
      敢想就敢有!
      农民企业家们正以一种野蛮生长的姿态,冲破泥土束缚,追逐阳光和清风。
      “我说你瞎找啥呢?”
      李建昆没进厂房,在屋头的一堆边角料里翻来覆去,弄得王山河摸不着头脑。
      说有重要事,就是来捡破烂啊。
      一顿翻找,李建昆拾起两根筷子长的铁棒,还有半截V形铬铁。
      拿在手里掂掂,大抵是够用了。
      “走!”
      他可不是瞎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搞钱的点子,昨晚琢磨半宿,已经有了。
      不过还得准备一番。
      厂里的师傅都认识他,再说有少东家在,让帮个忙不在话下。
      砂轮机滋滋几下,按照李建昆的要求,三样利器就成事了。
      王山河一脸惊吓,“你想干啥?”
      尤其那半截V形铬铁,砂轮机从里头,把V字头打磨得异常锋利,看起来像个三棱军刺似的。
      这玩意要给人放血,止都止不住。
      “跟你半天说不清,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你还得帮我个忙。”
      “啥?”
      “搞点墨水,大瓶的那种。”
      这年头有种大瓶墨水,用吊针瓶装,乡下人通常买来刷棺材。
      再就是学校会买,书写工程大,用这种墨水划算。
      “要多少?”
      “也不贵,整个10瓶吧。”
      “多少?!”
      小王瞪眼,你要喝墨水啊,人家刷个棺材一瓶就够。
      “不是啊建昆,这玩意没必要带,首都肯定不缺墨水卖。”
      脑洞真特么大。
      我背10吊针瓶墨水进京啊。
      “我有急用,你先搞来就是。”
      小王无语,行吧。
      李建昆马上闪人,这活有时效性,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忽想到什么,顿脚问:
      “对啦山河,陈家坪那边赶集,现在是不是天天都有?”
      “肯定的,你也不看看今儿都几号了。”
      陈家坪是镇南边的一块开阔场地,附近一带赶集现在固定在那里。
      以前是在镇街上。
      但容易堵路不说,还总有胆儿肥的,捣腾些不该卖的东西,抓都抓不绝,防不胜防,影响很不好。
      公社就发话,禁止在街上赶集。
      如此,便兴隆了原本鸟不生蛋的陈家坪。
      平常每周搞一回,临近年关,交易需求暴涨,促使集市每天都有。
      其实吧,这已经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
      需求推动供应。
      合乎经济自然发展规律。
      而计划经济,实际有点乌托邦性质。喜欢重生:我的80年代请大家收藏:

第44章 搞笔应时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