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莽气初现[2/2页]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
      “谢谢师傅!”
      许大爷在一旁笑歪嘴,了却一桩心头大事啊。
      这门手艺学会,那可来钱!
      在他看来,怎么都能过上好日子。
      他却不知道,后来的科技日新月异,彩色胶卷普及,数码相机问世,PS风行,乃至甭管什么拍照软件,必须带美颜功能。
      手工着色这项传统技艺,凋零得几近失传。
      小王这便在许家住下,小桃妹妹不仅赏心悦目,说话又好听,更能烧一手好菜。
      深得他心。
      闲来无事时,还会热情带他在周边转转,熟悉环境。
      当然许大爷势必同行,逢人问起,竟说自己是他远房侄子。
      这这,那再要下手,被附近居民知道,岂不有违人伦?
      哎!
      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岗位》。
      1979年,作为改革开放的真正第一年,三中全会毕竟去年年末才召开,确实能听到一些清晰的时代鼓点。
      且愈发急促。
      李建昆一心多用,燕园的学业照旧,商业小院的进程始终关注,同时密切留意社会动向。
      一个秩序与野蛮并存的年代,已经悄然来临。
      他的商业小院算个啥?
      后世人都知道,1984年是我国现代公司元年,民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通常有个错误的认知:
      认为民企从这一年才诞生。
      实际已经有了。
      在魔都,叫“工商办爱国建设公司”,由一些老工商人士,筹措境外资金建成。
      没错,诞生于1979年,我国第一家民企。
      瞧,这年头,还真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2月25日,礼拜天,艳阳高照。
      李建昆打算出门逛个gai,小王来京也有半月,想着带他见见世面,一并喊上三剑客。
      说来唏嘘。
      他们四个都是在京城待了一年的人,还从没有一起出去玩过,哪有什么室友团建啊,像老高和小吴,除了火车站往返,二环里都不知道怎么走。
      闷头扎在书堆里。
      苦啊!
      当然也是没人真正组织过,今儿,李建昆把这事办了。
      上午,332路上,五人挤在人堆中,兴致高昂。
      饶是沉稳如老高,眸子里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第一站,必须得是天安门广场。
      转两次车,好容易来到地方,但眼前的景象,着实让四人发懵。
      李建昆虽有点准备,但也属实没想到,天安门广场上不仅有卖萝卜的,它还有卖白菜、冬瓜、南瓜……洋芋头的!
      沿着一条铁链穿石墩子,组成的自行车防护栏。
      一字排开。
      数米一个摊,矮石头墩子,成了小贩们的椅子。
      “卧槽,忒不讲究了吧,开放也得有个度啊,这啥地方啊这!”
      强哥俩眼瞪得好似灯泡。
      老高和小吴苦笑不止。
      小王乐得看稀奇,颠到一个卖萝卜的摊位,打听啥行情,看跟他们那边,有多大差。
      李建昆愣了半晌,刚准备挪步,旁边凑过来一青年,手拢在棉衣袖管里,贼兮兮道:“嘿,哥们,全国粮票要不?”
      “……”
      这是什么胆大包天之徒!
      “要。”
      谁怕谁啊,你敢卖,我还不敢买?
      砍价一番,李建昆买了点,替小王备着,嘴巴要淡出鸟,也能去国营馆子打打牙祭。喜欢重生:我的80年代请大家收藏:

第109章 莽气初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