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 开往羊城的特快列车[2/2页]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打电报更不用提。
      进门右手,有一排柜台,负责业务受理。
      李建昆踱步走过去,打电报倒不用排队,也没什么人等,这是高端业务。
      一个字,三角五分。
      像彪子打的那封电报,洋洋洒洒二十二字,整整七块七毛。
      可不是谁都消费得起,或舍得的。
      李建昆接过业务员姑娘递来的笔纸,用正楷书写起来:
      “人平安就好,丢钱的事,具体数目别告诉老妈,相信李贵飞也没那么傻,伱再知会一声,也,安慰安慰。
      “他这好不容易有点上进心,就遭遇这个打击。他要不好过吧,老妈也得难受,你和嫂子最近多回家看看,老妈喜欢嫂子。
      “砖厂既然在建,继续建吧,设备的事先不急,我会打听打听,看能不能从这边弄一套回去。大姐夫那边……”
      “还没写好?”
      业务员姑娘坐在柜台后面,昂起脑壳道:“是组织不好语言,还是有写不对的字?不行我帮您写吧,您只管报。”
      李建昆居高临下瞥她一眼,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
      要不是见她出于一片好心,李建昆就要脱衣服了,让她瞅瞅背心上的四个大字——
      这大概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文化衫,他搁校篮球队搞来的,人印的有多,传出消息说可以卖几件,这不正好赶上趟么。
      十块钱。
      “好啦。”
      他将纸单递过去。
      业务员姑娘接过一瞅,小脸一红,第一感觉是,好字啊!然后就头皮发麻。
      让你发电报,你搁这儿写文章呢!
      “同志,您发这么多字?”
      “咋了,不行啊?”
      多少字他也没数,应该在四百以内。
      这是一份电报的封顶字数。
      电报这玩意是有线传输,设计繁琐,需要很多报所协同传输,设备的储存器啊,纸带啊,都有具体规格。
      当然,你要发四百字以上的也可以,那叫长电文电报。
      收费标准可就不同了。
      你舍得花钱,人家就给你一段段发,发多份,到终端报所那边,一截截拼起来便是。
      业务员姑娘直勾勾瞄他俩眼后,啪啪啪,小手飞快拨几下算盘,遂往前一伸,“缴费,325个字,一百一十三块七毛五。”
      宁也是个狠人,这么快就数完字了?
      李建昆摸兜,付钱。
      颠了。
      “污!”
      3月28日,上午十点一刻。
      一辆由京城站始发,开往羊城的特快绿皮火车,库器库器驶离月台。
      特快是重点。
      到羊城只需一天一夜。
      李建昆三人买的是卧铺,票价59.2元每人。
      贵是贵点,但舒坦。
      每回从老家往返京城,他不是不想坐特快,不想躺卧铺。
      这不没有么。
      他们那边还算好的,这年头许多地方,坐闷罐车的都不少见。
      这列火车上,那就特挤了!
      不知是特快的缘故,还是目的地的原因,这还是李建昆头一回,在这个年代,体验到小春运的乐趣。
      上火车时,他们三人是没走正门的。也不光他们仨,多半人都一样。
      直接爬窗!
      一个个可劲往里钻,行李扔进去就算数。
      “娘的,上趟火车比马拉松还累!”
      王山河死狗样,瘫在狭窄的小白床上,确实搞得满头大汗。
      李建昆和陈亚军也差不离。
      一间四人床的包厢,另一个还没摸过来。
      李建昆躺在小王对面,右侧靠窗下铺,两手垫在脑后,望着窗外略成残影的建筑群。
      知足了。
      据说离开市区后,慢慢加速,能到200公里每小时呢。
      比2020年代的三哥家还要快,快得多,谁敢坐车顶?
      还能有啥不满的。喜欢重生:我的80年代请大家收藏:

第120章 开往羊城的特快列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