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8章 动荡[1/2页]

重生:我的80年代 刀9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电集团的公告发布之后,不到两小时,距离更近的台媒发布了一篇新闻。
      标题为:
      《这是丧心病狂!》。
      文章严厉抨击了华电集团扰乱市场秩序、恶意竞争的做法,甚至将华电集团形容为“一根搅屎棍”。
      反应速度第二的是日媒。
      不过破天荒的,日媒这回竟没有炮轰华电集团。
      日媒的新闻标题为:
      《这是DRAM市场的末日,有人将自食其果。》。
      文章的前半部分,用隐晦的笔触控诉着日苯半导体行业遭遇的打压,字里行间中透露着一抹辛酸,以及从字面上挑不出毛病的愤怒。
      文章的后半部分,分析了这一事件可能引发的行业动荡,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华电集团的降价持续半年以上,全球DRAM市场将开始大洗牌,九成以上的厂商会被迫淘汰出局。”
      文章的最后有一句“害人者终害己”,乍一看是诅咒华电集团的,但懂的人都能从中读出一股解气的意味。
      随后,亚洲各地的相关新闻井喷式出炉。
      无独有偶,新闻标题几乎全用上了大大的震惊体。
      港媒:《置之死地的反击!》。
      泰媒:《DRAM采购商的盛宴,厂商的噩梦!》。
      巴媒:《来自世界首富的福利派送,完全等于白给!》。
      马媒:《没人再能阻止采购商们对龙腾Ⅰ的追逐了!》。
      印媒:《是置气还是豪赌?!》。
      新媒:《华电集团背后站着一个谁都无法轻视的人!》。
      …
      就连财经媒体,都纷纷跳出来凑热闹。
      在亚洲设有分支机构的《经济学人》,统计了全球DRAM芯片市场当前的规模,指出华电集团倘若将龙腾Ⅰ卖到0.1美元每片,再假设0.99美元每片,为龙腾Ⅰ保本价格。
      又按照历史单一DRAM芯片厂商,曾占据的最高市场份额——91.3%计算。
      得出一个结论:
      华电集团将承受每年至少76.4亿美元的损失。
      并严肃警告华电集团一定要慎重,建议华电集团调回价格。
      《经济学人》的新闻刚出炉不久,港城老牌财经媒体《经济导报》,也发布了一篇新闻,仿佛一个大逼兜抽过去。
      以下为原文选段:
      “……华电集团的控股大股东为李建昆先生,而众所周知,李先生也是《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九八七年度全球首富,当时的资产高达六百多亿美金。
      “但,只是当时。
      “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李先生提前洞悉并完成布局,在华尔街多次警醒,却没有太多人相信,最终证明李先生是对的,在那场股灾中,李先生具体获利多少,至今仍是一个谜。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先生现在的资产规模,绝对超过千亿美金。
      “借用其他媒体的一个词——豪赌。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这是一场豪赌,李先生也赌得起,他的雄厚资产,足以支撑华电集团连续亏损多年。
      “然而,作为重资产快节奏的芯片行业,放眼全球,又有几家企业能承受连续亏损多年的损失?又有几家企业在年年亏损的情况下,仍有财力进行创新研发?
      “我们认为,最终的胜利者会是李建昆先生。
      “因为显而易见,没有DRAM厂商熬得过华电集团……”
      就在半导体行业和财经领域,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向来声势浩大的西方主流媒体,几乎可以用集体沉默来形容。
      一些非主流西方媒体,即使有发声,也总感觉嗓子被掐住,话说一半留一半。
      然后一家不怕死的媒体,来自苏联,或许道出了真相——
      “那些家伙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扇蒙了。
      “他们拿着大棒到处敲打别人,但这次,显然踢到了铁板上。
      “他们招惹到了惹不起的人。
      “平静只是表象,那个妄图称霸世界的集团,内部已经闹翻天了。”
      事实正是如此。
      大漂亮国现在焦头烂额。
      数不清的麻烦接踵而至。
      不过主要还是三个方面:
      1、以戴尔、苹果、王安、虹志,康柏等企业为首的,DRAM芯片需求量大户,联名抗议,要求联邦政府解除对龙腾Ⅰ的限制禁令。
      理由很充分。
      首先,如果能采购到龙腾Ⅰ芯片,他们将大幅节省成本开支。
      另外,如果他们无法采购,而竞争对手可以采购,他们的产品竞争力将降低。
      这次还不同于之前,闹得格外凶。
      几家大公司甚至宣称,如果联邦政府一意孤行,使他们造成经营困局,迫于无奈之下,他们或许只能考虑将产业向外转移。
      2、原本拥护美国半导体协会,对龙腾Ⅰ施行限制的芯片厂商们,陆续开始变卦。
      原因很简单。
      首先,华电集团将龙腾Ⅰ的价格压成这样,以后境外的DRAM生意,他们是一点都别想做了。
      其次,境内的企业即使仍然采购他们的芯片,也会抱着十分不满的情绪,并且说不定哪天便去境外发展了。
      到时候他们的DRAM芯片卖给谁去?
      这些厂商们不仅态度急转,提请联邦解除禁令,还催促他们去和华电集团和谈,希冀着一切能够重回正轨。
      3、一同实施禁令的盟友们,开始有了不同想法,不乏盟友已表示要解除禁令。
      因为他们也没辙。
      他们同样面临着上述的1和2两个问题。
      然而,大漂亮国某些上位者的自尊,使他们实在难以低下高贵的头颅。<

第1118章 动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