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显然是为了报复,把这个瓷制大包袱留给他来背,端得是恶毒无比。
这边阎烽正要拒绝,公主却先开口了:“我要跟你一组!”这个“你”说的是李严。
阎烽顿时松了口气,而李严的脸色又绿了。
“你听着,阎烽是长安人,熟悉情况,能保护好你,跟着我出了事情谁负责?!”李严无法可想,语气也有很是不善。
昭德不等李严说完,便委屈地抗声道:“我也是长安人,而且会击剑,侍卫们都不是我对手,用不着保护!”
击剑?估计是那个什么公孙大妈的舞蹈吧?再说,哪个侍卫敢赢学过击剑的公主?李严正腹诽着准备编造理由,这边仆仙庆这个混人又出来捣乱了:“某家在长安也住了十多年,熟悉得很。”说完瞥了李严一眼,意思是你降我的职,我捣你的乱。
阎烽也连连点头。
没办法了,李严只好吞下苦果。交代了阎烽他们一些注意事项以后一小组八人由逃命有方的林蒲带领,从一堵断墙的豁口转向仁寿坊,据自知再次逃命已经无望的林蒲介绍,那里已经是残破不堪,敌军没有多少心思巡逻搜查。
好好的侦察变成了保护,李严真是有苦难言。
尸体是李严一路上看到的最多的物事,伏地的,仰天的,趴在残垣上的……很多眼睛都睁着,泛着死灰的颜色。李严拼命忍住,强迫自己不去救护那些还在蠕动的身体,不去听那虽然轻微,但却丝丝入耳,以至刻骨的呻吟。
我或许不应该到长安来……李严忽然有些后悔。这后悔并不是因为行动目标无法实现——事实上这次行动也只是一次自由行动,所得对于现在没有统一指挥,私心极重的唐军来说未必能发挥价值。
真正让李严懊悔的是这满地的尸体,惨死的百姓。自他来到这个时代,虽然见识了百姓的艰难,生活的困苦,甚至也见到了成片的瓦砾,被毁的乡村,但却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这么灭绝人性的场景——屠杀,李严只在老旧模糊的纪录片之中看过。
李严本来还想学穿越主角那样做“种田派”,慢慢发展,政治经济一起改,再来影响时事,但现在看来……实在太理想化了。
当屠杀已经成为常事,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让你安稳?
昭德一直都咬着牙,泪水在眼眶之中滚来滚去。相比于眼前的情形,李严的不敬所带来的委屈算得了什么?
虽然穿门越户,但毕竟是在敌占区,李严他们终于被一支小巡逻队发现,生生被堵在了一条死胡同之中。
“杀!”李严的干涩的喉间沉闷地发出了声音,沙哑而低沉。
贼军对这十人不到的残兵能摆出战斗的架势倒有些惊讶,但看对方人少,也浑然没放在心在,喊话劝降也免了,直接涌上前来。
正规军和乌合之众的区别立时显现。贼军根本考虑到这是在巷子里,人数再多也只能一批批地上,所以第一下就吃了亏。
第二十三章 :长安一 天半(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