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长安、长安(三)[2/2页]

残唐再起 守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大唐果然要完蛋了……李严拾级而上,让脚步尽量沉稳,在他的背后,十二名山南军将校的步伐却是要坚定得多,目光只集中在李严身上,周围的任何事物都与他们无关。
      杨复恭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脸上的汗越淌越多。他猛然间发现,昨日商议来商议去,说得其实都只是些废话。李严坚持带的亲卫不过五百人就可以让宫门守卫无法开口阻拦,一伙山南军官居然都是佩刀入内的。
      殿前宿卫一个个扳着扑克牌脸,虽然山南军诸人完全无视他们的存在,但他们最终还是伸出了手。
      “殿前解兵!”宿卫班值冷冰冰地说道。
      山南众将立即把目光转向李严,李严却把目光集中到了班值身上。
      班值努力地保持着身形和神情不变,重复了一句:“殿前解兵!”
      李严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慢慢解下了自己的佩刀,递了过去。
      李严一动,诸将校这才一个个跟着交出武器。有宿卫尝试搜查,但在山南诸人的目光和杨复恭的示意下最终还是放弃了,山南众人的背影消失以后,班值这才感觉到自己的背心已经湿透。
      “臣李严叩见陛下。”李严跪得很干脆,身后诸将看到李严下跪,这才一个个屈了膝,这个动作许久不作,大家都有些僵硬。
      一瞬间,皇帝的脸色变了变,但很快恢复正常,和蔼地说道:“平身。”
      李严抬头,龙椅上坐着的那人多年不见,他脸上的童稚之气消退已经殆尽,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成熟,同时在他脸上也很容易发现那丝深刻的憔悴和疲惫。
      “李卿千里勤王,忠勇可嘉。”皇帝说道:“赐座。”
      小黄门立即搬来了绣墩,李严嘴上说谢恩,但只是稍一欠身便坐了上去,山南诸将则很自然地站在了自家大帅的身后,皇帝的牙根咬了咬,随即继续微笑。
      “不知平叛战况如何?李卿何日可功成?”皇帝还是没忍住,不顾杨复恭的眼色直接问道。
      李严并没有刻意控制自己的表情,但脸上还是一副温和的模样:“我军两线相继告捷,如果进展顺利,三个月后就可以扫平贼军巢穴。”
      三个月……皇帝的眉头不可避免地皱了起来:“这个……西镇久乱,朕意徐徐图之,感化军民,若彼无力再犯宫阙,李昌符、朱玫、李周彝等辈自愿束身归朝,念其旧功,朕也不忍西镇百姓再被战火。”
      李严瞥了一眼皇帝,发现对方的神情果然很是仁慈悲悯,心中不由感慨皇帝这职业对于演技的提升作用。
      “陛下仁慈,臣自当遵命,待我军击破贼军主力,自当还镇。”李严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不出两月,京畿就可以再现太平和谐。”
      皇帝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但已经不好再纠缠下去,说道:“凯旋之日朕当亲为我大唐平叛将士庆功,擢其有功于社稷者委以重任。”
      一边的杨复恭一听到这话,连忙向皇帝使眼色,但后者始终不动,只是看着李严。
      李严神色淡定,而山南诸将也是一个个面无表情,听到和没听到一样,这样的情形让殿内气氛立即凝重起来。
      想拉我的人?你现在出得起什么价码?李严心里并没有蔑视皇帝的意思,反而有些可怜眼前的九五至尊。
      “谢陛下恩典。”李严的起身并没有化解皇帝的尴尬,相反的,皇帝的脸色终于阴沉了下去,因为只在李严谢恩以后诸将这才整齐地跟着谢恩,语气中也没有任何兴奋的情形。
      皇帝的手握了握,最终又松开来——这个小动作并没有逃脱李严貌似恭敬的目光。

第十八章 :长安、长安(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