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的!向我靠拢,下一批就是咱们了!”
“…………”
宪兵、水军、下级军官们纷纷用卷好的喇叭筒大声叫喊着。码头附近人虽然多,但却没有出现很大的混乱,这种集结装船他们曾经演练过,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凭着绝对服从的素养,山南军各部还是很好地执行了命令,一批批地按照指令登上前两天便泊于此处的水军舰船。
“还有多少?速度还要加快!”
“水军那边怎么样?损坏的船只修没修好?”
“给我通知四团,准备进入码头区!”
“五团吵什么?!去警告一下!”
“…………”
参谋们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紧张地忙碌着,传令兵们跑进跑出。虽然是执行早已经拟好,昨天又有新的改动,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操作,加上时间紧迫,难免会有些问题。
李严和高级军官们并没有掺和进去的意思,他们都在指挥所的隔间里待着。
“皇帝那边有没有消息?”李严的坐姿相当标准,从军十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
刘知俊摇头,说道:“消息还是前日的,不过依末将看,王将军那里出不了什么纰漏,毕竟神策军已经被咱们洗过一回。”
“唔。”李严站了起来,松了松身子,看起了地图。
刘知俊很敏锐地发现,大帅的拇指不断地搓着捏起的食指——看来大帅虽然说不用紧张,但心里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说起信心,刘知俊本人反而更足,水师那边打仗虽然还不咱们顶用,但那些经过山南制备处重新设计、新建的船只和以老带新训练近一年的水手们至少还是能让人放心的,等山南军主力抵达商洛的时候还只有两只船不能用,码头修复得也很不错。
山南那边,刘知俊对自己的同宗刘鄩以及锋芒毕露的陈泽也很放心,甚至觉得备用方案完全是没必要的。至于朱温,刘知俊并不认为对方可以想象到山南军主力的动作——在皇帝那边,李大帅的大旗还在,那只队伍也足够庞大。退一万步,即使朱温有所怀疑,他不会想到山南水军的运动速度会快到这种地步。
刘知俊担心的却是自己的弟弟刘知浣,他手头只有三个营的兵力,却要控制一万多的“勤王义从”去“讨逆”——那些人可都是镇军兵痞、马贼盗匪之流。虽然弟弟长进了不少,但在他眼里,也总还是那个只知道喊打喊杀的少年——说起来,自己在遇见大帅之前不也是这么个样子?
“要密切和山南的联系!”李严的声音把有点走神的刘知俊叫了回来:“在进入山南以后,必须给我们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情报依据!”
“是!”刘知俊吩咐参谋记下,心里却有些好笑,这已经是大帅一天以内下的第二道类似命令。虽然说前线进展对于到底是沿丹水而下在武当一带下舟还是先走丹水再逆淅水至内乡继而转进有着很重要的决策依据作用,但是却还不至于要需要反复叮嘱。
在刘知俊看来,无论是攻侧翼还是击后背,都有相当大的把握。当然,最好是能够一招致命,尽最大力量打残朱温。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作为中军大将突入敌阵,擒朱温于马上的场景——这该比王贤、刘鄩要强上不少罢?
“将军,山南最新战报。”参谋将一张纸条递了过来。
第二十八章 :丹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