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0章 新内阁[1/2页]

塞音老仙闹大明 蚂蚁爱大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呵呵”。
      段妙姐给气得笑了,你解缙扯这有的没的,就有些胡搅蛮缠了。
      一伸手,刘太平立即递过一摞资料。
      “你要说风水?那咱们就说说风水!”
      “自洪武元年至今,约三十六年。陕北各县共发生旱灾十七次,大约两年一次。经常出现‘数月不雨,麦禾俱伤的情景;陕北几无水利可言,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陕北地面土地贫瘠,百姓有惜粪如惜金的说法,凡落叶、腐草、沟泥、豆苗皆可为肥,可见环境差到何种地步!”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朝廷这些年给三府拨付的赈灾银,累计——”
      段妙姐的数字没读出来,就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洪武朝虽然还没有官员“漂没”的说法,但只要是赈灾,总会有人搞小动作。
      灾民想拿到百分百的赈灾款,对不起,哪个朝代也无法做到。
      但有太子在,你就不要报这种数据了吧。虽然本人没从中捞一手,可保不齐东扯西扯就能扯到某位大人身上。
      何必呢?
      解缙也意识到把塞国逼得太狠,对方有掀桌子的架势,这是皇帝家卖地,自己没必要太拼,当即闭口不言。
      “那今天先谈到这里,待我启奏陛下,咱们再谈。”
      朱高炽何等样人,立刻明白其中猫腻,叫停了谈判,乐颠颠跑去找老爷子。
      “爹,谈到了一千二百万!现在僵住了。”
      听见太子爷报数,正在榻上养神的朱棣腾地坐起。
      这些人是真来买地啊,他现在有些信了。
      “姓刘的可真他娘有钱!”
      朱棣也不得不佩服刘学勤揽财的本事,记得那年他去塞音道场时,根据掌握的情报,那会的刘学勤财力兴许还不如他燕王府呢。
      这才几年啊?
      郁闷完之后就是开心,朱棣一即位,就开始琢磨迁都北京。
      迁都可是劳民伤财的,现在好了,正瞌睡有人给递枕头。
      看完朱高炽呈上的会议记录,朱棣自己都觉得陕北那疙瘩就是个天坑啊,朝廷难以获利不说,指不定以后还要填多少银子进去。
      然后他又从军事的角度,对解缙的提议给予褒奖。不过解缙毕竟是文人,对于打仗是外行,可朱棣不一样啊,他很快就认真思考,交出陕北三府后,如何构筑更加合理的防御阵线。
      “
      先晾他们两天,然后给一个最终报价:两千万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成。”
      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老仙,但为了迁都大业,朱棣还是决定狠狠宰一刀。
      殊不知段妙姐得到这个还价,心里都笑抽抽了,老仙给她的底价是三千万两以内随便谈。哪怕超发货币,也要把这块地买下来。
      再谈就没啥好谈的了,朱高炽咬死两千万,你说破大天也没用。
      “太子以为杨公值几何?”
      拜托,杨寓还在场呢,听见段妙姐这话简直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段妙姐也没招啊,为了省钱,只能把最后的筹码交出去了。
      “啥?”
      大明方面一片哗然,当听说塞国要把内阁首辅当作此次交易的添头,

第170章 新内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