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建筑新法[2/2页]

明歌 滚木擂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放在一张纸上,如何布局,才不觉得乱?
      要不说温体仁是九孔玲珑心呢!他衍生出了一个漂亮的记账方法出来:穿透式丁字总分记账法。
      所有的总分账,都采用丁字形记账法。左借右贷,上下余额。而且,因为温体仁进士出身,为了便于查阅,还进行了穿透式的标注。总账上的每笔钱的旁边,会标注一个小小的记号,如果想查询明细,可以直接按照小小的记号,去翻阅明细分类账。便捷,清晰。
      “皇上,今岁的国入,应为5800万两白银,其中,有1400万,是内帑的,要不,臣明日,便将这内帑划拨到宫里如何?”
      “乖乖,5千多万,这么多啊?太好了!”
      “呵呵,皇上,国库丰盈,实在是盛世之兆啊,这国入之中,有1400万的内帑银,明日可否迁入宫里呢?”
      “温先生啊,你对朕好,朕明白的,但这1400万,朕就先不要了,张彝宪前天回来了,因为增加了滦河皇庄的经营,所以交过来的可是不少,加上前几年的积攒,内帑现在有300万的余额了。足够朕的用度了。”
      “皇上,天子的威仪,还是要考虑的,民家还每年置办几身新装呢,何况皇家!要不,臣做主,替宫里置办点物件如何?”
      “呃,”小朱琢磨了琢磨,说的也对,何况这钱,名义上就是小朱的。
      “也罢,就有劳先生了,不过,额度嘛,不可超过50万。”
      “遵旨!”温体仁挺高兴,他是首辅,既不缺钱,又不缺信任,估计他幸福的快哼哼了。
      “对了,先生,陈洪绶前段日子说,想用花绣,将宫里的画像留一份丝档,不知道您怎么看?”
      “呃,”
      温体仁面带难色的看了看小朱,又扭头看了看旁边伺候的绯儿,没吱声。搞得小朱莫名其妙的看了看绯儿,心说,‘绯儿听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何况这档子小事儿,你看她干什么?
      见小朱会错了意,绯儿连忙出面:
      “哎呀,咱们万岁爷怎么又犯糊涂了不成?丝档,死当!听着、瞧着,一百个不吉利的。偏那个陈洪绶是个书呆子,竟然连这都不知道。再有,顾绣、湘绣,原本是精品的宝物,可是绣个花鸟鱼虫、诗词歌赋什么的,倒也都无所谓,可偏偏一针一针的去绣先帝,就又变成大不敬了,万岁爷可是明白了没有啊?”
      “切,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这算怎么论的?”
      绯儿的声音,悦耳清脆,语速还快,听起来真的很舒服,她说的这些,小朱又不是很在乎,于是,顺手就刮了一下绯儿的下巴,这个动作在这个时代里,简直是轻浮无比,温体仁连忙把脑袋一低,假装没看见。绯儿也羞嗔的两手一推了,顺势躲开几步。
      “先生,我看,这谐音的问题,就没必要在意了,回头找些绣娘来吧,这事儿,朕准啦!”
      “呵呵,皇上,德娘娘说的,确实是实情!不如再沉沉,待臣想个托辞之后,再行此事!”
      “嗯,哦对了,今天陈洪绶刚好当值,要不,咱们先过到武英殿那边去找他一趟。看他怎么个说法,如何?”
      “也好,陈老莲的画技,臣等每观一次,便增长一分见识,很难得的机会啊!”
      “那就走着,绯儿,你也一起来吧。”
      等到了武英殿,小朱、温体仁、绯儿他们三个差点没吓掉了魂,因为陈洪绶正满脸血红的跪在武英殿前迎驾呢!他身后,同样是满脸血红的几个小太监。这场景,是要多吓人有多吓人,多亏了是白天。
      “快起来,快起来,陈卿家,你这是怎么啦?”
      “回皇上,臣不知万岁驾到,惊架失礼,祈请圣上降罪责罚!”
      “哎呀,你这,你是不是那里受伤了?”
      “回禀皇上,臣谢皇上体贴之恩,臣没有受伤,只是臣想看看,人物面孔上的光亮,是如何反射的,因此,同几位公公一起,用朱砂涂面。然后好互相观察。”
      小朱又想晕!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连忙命令他们,净面之后,再过来说话。等他们洗脸期间,温体仁忽然满脸奸臣像的开口了。
      “皇上,臣倒是想起来了,当年董其昌年轻时,曾扮成戏中的韦陀先生,为一名江南花魁画肖像,取韦陀望观音之旧事,结果,博得美人一笑哩。”
      呵呵,实在是惊异!怎么这个时代的文人们,都这么行为艺术啊?小朱匪夷所思的瞪大了眼睛,一时语塞。只听温体仁继续说道:
      “如今,既然陈洪绶想留绣品存档,不若,叫那些绣娘,打扮成戏中的七仙女,这样一来,就是九天仙子绣先帝,真真好彩头啊!”
      “哎!”小朱抬手拍了拍温体仁的肩膀,很是激动的感叹道:“真真难为先生啦!”
      “呵呵,呵呵!”温体仁得意的笑着,两个眼睛都没了。
      “对了,董其昌是谁啊?”
      如果不是小朱的手还在温体仁的肩膀上,估计老温就非晕过去不可,一旁的绯儿撇撇嘴,开口回答道:
      “董其昌是松江画派的掌门人,万岁拿温相打笑话呢吧?”
      “哦,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无论是尴尬的小朱,还是快气死的温体仁,都没敢再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聊,正冷场的时候,一旁早回来的陈洪绶,忽然拱手说道:
      “万岁,董其昌,上个月没了!”
      “哦?”小朱心中大喜,当事人都死了,这太好了!但嘴中却叹息着说道:“真是可惜了啊!”
      “是啊,不过启禀皇上,其昌身后,家财万贯,良田千倾,但都是他巧取豪夺而来,因此,前些日子听说,夏官洪大人想清理董田呢!”
      董其昌是个天才的画家,也是个拥有伟大成就的画家,但这位艺术大师的做人,却很有问题,所以,他的财产虽多,但很多都不是正道儿来的,为此,还发生万民抄董家,官兵非但不管,还互相击掌庆贺的怪事儿。
      陈洪绶也是画家,虽说对董其昌为人不是很感冒,但出于同行敬重的原因,想借这次机会,向小朱求情呢。
      但小朱知道,洪承畴其实是在借这个机会,整理天下田亩呢。表面上,是在处理董其昌,其实,是先借着一个失势的豪门,打造一个标准判罚案例出来,以后再有豪门大户,甚至官宦藩王,就可以照此办理了。
      但今天因为小朱不知道董其昌,有些露怯,所以,从心理上,小朱已经想帮帮董其昌了。
      况且,洪承畴的手段,过于苟峻,如果董家田产案处理的过于严厉,等将来其他人醒悟过来时,土地改革的施行难度,就大了去了。
      于是,小朱回头叫温体仁去找洪承畴,多少给董其昌的后人,留点家底。虽说老董的儿子,据说比老爹好不到哪里去,但毕竟是艺术大师的后人嘛,也照顾一下算啦!至于原则性的指标:
      董家核定田亩1000亩。人均20亩,这是最高限额了。地税是,人均5亩之内,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10。差别为10的10。就是10、9、8
      人均5亩到10亩的范围内,按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20。差别是20的10,就是20、18、。
      人均10亩到20亩的范围内,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30。分别是,30、27、24。
      超过20亩的范围,如果确实有正当的来路,或者花大价钱购买的土地,按良、薄、贫,分别征收三等税率。最高50。分别是50、45、40。
      这样的税率,很类似‘超额超率累进税率
      注:穿透式丁字总分记账法,是本人参与公司er改造时,大家集思广益做的一个尝试,效果却非常差劲,怨声载道,好多人狗血我们,但应用于400年前的明代,想来足够了。hr

第十五章 :建筑新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