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五二、说服[2/2页]

天之骄龙 易昆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降生以来,就得到她的喜爱。但近年来的作为,已经让她感到不安。因此才会有急着为他订婚之举。实在是希望能让他更多的靠拢向旧派一方。哪知这小子转头就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帮着官家开始改革官制。因此高太后对赵佣的意见,是不小的。听得他来了,沉着脸吩咐宣进。
      赵佣一见太后的脸色,就知道这次不象以往,怕是得动真格的了。父亲官家在太后面前,几乎从来就没胜利过。自己如果这次失败,那么以后的处境只怕和官家差不多。要作什么,都得顾及太后的意见了。
      请安后,他便装糊涂的问道:“奶奶的脸色不好,可是身体不适?要不要孙儿给您看看?孙儿可是名师传授的高徒,不是那些太医们比得了的!”
      高太后撇了撇嘴:“又来我面前捣鬼,你跟薛神医学得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就敢吹嘘胜过太医了?当真狂妄!哀家才不会被你糊弄!再说了,我这还不是让你气的?”
      赵佣见是话头,便摆出惊惶神色:“奶奶你可别吓唬孙儿,我最近可是听话得很!既没有在城中顽皮,又不曾欺负姐夫,哪里又惹您生气了?”
      一句话让高太后想起他往日胡闹的种种,不免一笑。却又把脸一拉道:“哼!你如今大了,本事见长!不曾去城中惹事,却在朝堂上开搅了!你倒说说,这把谏院分出来,可是你的主意?”
      赵佣点头承认:“此事的确是孙儿的本意。由东坡先生等人商议后,认为可行,才在朝堂上提出来的。”
      高太后叹气道:“你可知道,这等于是大大的改动了自太祖建国以来的整个官制?你认为自己比太祖还要高明?”
      赵佣正容道:“奶奶这么说,孙儿不能同意。这并非是否高明的事情。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不同的制度来适应时局变化。太祖时候,大宋并无现在的忧患。奶奶应该知道,如今我大宋的第一大患,不是黄河的连年水灾,不是契丹、党项人的兵马,而是朝中大臣们能办事的太少了。就说那黄河水灾,从仁宗朝开始,如果不是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案;而是致力于修葺河防,只怕也不会象如今这样,黄河糜烂三路,年年遭灾。这正是孙儿认为应该把谏院分离出来的初衷。那些大臣们要争论,让他们去谏院里争论好了。定下策略之前,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这些年来,‘濮议、‘引黄东流,多少事情坏在朝中大臣们的嘴皮子上?多少时间浪费在他们的彼此攻歼之中?奶奶您应该看得很清楚的!”
      高太后对他这番话实在是无力反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那“濮议”就曾让她的丈夫为帝期间,几乎就没做过几件实事,全都耗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中了。但是高太后也不会就此认同赵佣,开口道:“你说的有理。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谏院独立理事,则可能形成制约官家的势力。你们的提议哀家也清楚,什么谏官不得兼任其它职务;谏院只可议政,不可执政等等。表面上是可以说得过去,但根本无从杜绝官员勾连起来,结党成事。一旦形成大的势力,则官家被百官掣肘,更会有权臣出现。”
      赵佣恍然大悟,太后这次这么大的事都没有动静,原来是在担心这个。那些宗室力量可是巴不得能够进入谏院,得到多一些的政治实力的。反而是太后因为担心皇帝的大权旁落,一直没有让他们有所动作。明白了这点,赵佣一下子轻松起来。说到底,高太后向着的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单纯的维护宗室的利益。
      赵佣开心的笑着,吩咐一众内侍宫女全都退下,才来到高太后身边悄声道:“奶奶,是我们不好,没有把所有事情都让您知道!其实关于这党争,孙儿早已有了解决之法。”当下把青龙会的种种告诉了高太后,最后说道:“奶奶应该了解了。只要爹爹手上有这一支隐在暗处的力量,那么没有任何人有希望成为权臣!”
      他这青龙会让高太后大为惊诧。想了良久,才开口道:“此是雷霆手段,想来必然能够见效。但你以诡道来制约朝廷平衡,虽然可收一时之效,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赵佣心头佩服无比,顺着她的话说道:“奶奶圣明!只一听,便能知晓其中弊病。但孙儿至今还没有在朝中动用过青龙会的力量,也不打算频繁使用。而只是扶植苏轼,在朝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派系。如此三方相争,则分出胜负的日子可说遥遥无期。所以更不必担心这大权旁落了。而且这派系多了,也实在需要个地方让他们吵闹去。否则在朝堂上一味争论,却让六部无所适从,岂不糟糕?”
      高太后细心盘算许久,觉得赵佣这番布置自己竟然挑不出毛病来。点了点头:“算你有理!不负了我和官家的期望,富公与司马公两位的教诲!”对这个孙子能有如今这样的权谋,也是高兴。转念又想起他的婚事来,笑道:“倒是不知道苏辙如今可把你那个‘大理公主请回来了?哀家实在想早点见见是什么样的姑娘,让你这个滑头如此迷恋!”
      赵佣听了微觉尴尬,忽然想起那玉像来。虚竹当日分兵北上,如今只把这玉像与帛卷送到了赵佣手中。他于是笑着对高太后道:“奶奶想见她,却也有个法子。孙儿前些时日刚得了一座玉像。乃是当初语嫣的外公照着她外婆的样貌所雕琢而成。不止是惟妙惟肖,颇为可观。更有一项奇事,就是语嫣与她那外婆年轻时,长得简直分毫不差。我这就吩咐人把玉像送进宫来,让奶奶您看看孙儿选的媳妇,究竟怎样!”
      高太后略微好笑的看着他急匆匆去做吩咐,心中好奇却是更甚。转念间,动了老人家的心思,便吩咐把向皇后、朱德妃和蜀国公主等人也都叫来,一起看看赵佣孝敬的新鲜物事。
      没废多少功夫,那玉像已运至宫内。当那尊宛如真人的玉像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不免都被这瑰丽的物什所深深迷住。好半晌,才“呀!”的一片惊叹声响起,一时间议论纷纷。
      只有赵佣独自打量着几人的神情,心里暗暗得意:“没想到自己这灵光一闪,收效如此不错!看众人模样,已经对这玉像颇为喜爱。更不用说见到真人了!”
      果然朱德妃看了一会,就唤他道:“六哥儿你说,那姑娘和这玉像长得一般无二?”
      赵佣点头,还未开言。蜀国公主已笑道:“怪不得把咱们六哥儿给迷住了!我若是个男子,如此神仙般的人物,也一定要抢到手中!”
      这话让赵佣苦笑不已,却又有了别样心情,开始思念起王语嫣来。

五二、说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