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身世[2/2页]

闯官场 三昆也疯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代兄弟俩还能被众人吃百家饭养活了。当时母亲把大傻叫到了床前说了好久的话,等洪文被叫进来时,慈爱的母亲已经是奄奄一息,只来得及抬手摸了一下洪文的脑袋,便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相比哭得昏天黑地的洪文,哥哥洪武显得很冷静很成熟。12岁的他停止了学业,每天跟着生产队出工分,跟着大人们肩挑背扛,风吹日晒,不但劳动时候从来不叫苦,而且回家还要细心的照顾年幼惶恐的弟弟,每天哄着他开心,不去想念死去的父母。大队书记受到感动,和几位干部一商量,不但允许了未成年的大傻参加劳动赚工分,而且尽量给他轻松而又工分高的活――那时候,集体劳动的工分是粮票的基础,也是生存的基础,不出工分基本生活不下去。
      就这样,靠着洪武的艰苦,靠着生产队众人的接济,靠着人小鬼大的洪武偷着种些瓜果偷些东西,兄弟俩度过了最艰苦的一年,然后才有了乐善禅师的收养,而年幼的洪文也在哥哥的精心照顾下恢复了往日的机灵与聪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到了云空寺,其实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文化大革命“破除四旧”的疯狂让云空寺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吃斋念佛的大师们被勒令还俗参加大生产活动。只是在这个大山里,人民相对淳朴,平时乐善禅师又是出名的好人,凭着医术活人无数,所以云空寺才勉强保留了下来,红色小将们驱赶了乐善禅师外的所有和尚,仅仅法外开恩让他一个人主持寺庙――说是寺庙,其实更多的功能是大山的医院,这也是造反派们没有最终批斗禅师的原因。但是可想而知,将近60岁的禅师要养活两个孩子,是多么的艰难,幸亏还有小大人洪武的帮助才勉强过来了。
      但是不管多么艰难,乐善禅师还是咬牙全力培养兄弟俩。除了每天抄写经文习练武艺,禅师还让洪武重新去读书。虽然不喜欢,但是洪武还是去了,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弟弟,免得他受人欺负。现在的他跟着师傅学了武艺,更是没有人能打的过他。
      初三那年,改革的春风刚刚在神州大地吹起,洪武却又与一个公社副书记的儿子打架了,还把人家打折了一只手一只脚。原因是那家伙骂兄弟俩是没有父母的野种,洪文本来对父母就想念的很,哪里受的了这个,抓起石头就扔了过去,却被那孩子喊了几个同党围攻,等洪武得到消息赶过去的时候,洪文正被他们逼着趴在地上写认罪书,几个孩子抓着死活不肯写的洪文强行要按手印,倔强的弟弟鼻青脸肿,满脸泪水――
      被救了回来的洪文多年之后叫起了哥哥,“哥,我们不是野种,爸爸妈妈会回来的,不会不要我们,是不?”那种哀切,让从来不出重手的洪武终于怒了,直接把带头的孩子按在地上把手脚折腾的粉碎性骨折,手段残忍的让旁观的老师的=同学都不敢吭声,就是警察来了也被吓傻了――
      劳教一年之后,洪武不可能再去上学了,他也不在乎,就每天围绕着弟弟的学校周围开始混社会,偷鸡摸狗,喝酒打架,由于为人仗义,武功又好,所以很快混出了一些名头,仗着改革的春风又捣腾了一些钱财生意,除了供应自己兄弟的生活竟然还有了一些剩余,能不时的周济一下师傅和村里穷苦乡亲们的生活,日子过得还算红火。
      等洪文上大学了,20出头的洪武听从头脑灵活又受过高级教育的弟弟的劝告,开始提高眼界层次,跑到了市里混了,而且专心的做生意,且越做越大,黑道的事情参与的越来越少。不过由于他的讲义气,市里的那些混混还是对他比较佩服的,谁有事能帮忙的他也尽量帮忙,反而没有了混黑道那些约束,所以混的是越来越好了。
      手里有钱了,结交也宽了,加上改革的春风让人们全部对金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当年的洪大傻现在倒成了市里不少局长所长们的座上宾,黑白两道说起洪哥来那都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汉,仗义豪爽的好哥们。
      “也许,大傻对改变乡亲们穷苦的生活,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念头比自己更强烈吧――这才是他不折不饶一直奋斗的动力!”洪文吐出一口烟丝,心里再次叹道。
      他是有理由这么想的。前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省政府,正是大傻的一番话让他坚定了报效家乡的决心,申请下派到基层工作,当了永和乡的一名副乡长;也正是大傻,带着多年在外求学的他跑遍了大山,看着几十年如一日仍旧贫困异常的乡亲们,他才坚定了修路致富的决心;也正是大傻,在市里省里带着他多方奔走,筹措资金,更首先捐出了50万,才有了这条路的动工――
      “哥,你放心,我不会输给你的!我一定会坚持下去闯出一番名堂,让所有人都记住洪文洪武这个名字,让父母为我们骄傲!”洪文心里默默的念道,再次朝父母的坟茔拜了一拜,大步流星的转头离去。

第26章 身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