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0章 南京变(九)[1/2页]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灵灵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京紫禁城,奉天殿。
      刘升看着从十几个大明勋贵家抄缴到的财产目录及统计报告,笑得直咧嘴。
      这十几家大明勋贵中单独一家的财产,与魏国公府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以银子为例,其中较为显赫的抚宁侯朱国弼家,也才抄缴出53万两白银。
      但是,十几家加起来,就是一个让刘升看了很高兴的数字了。
      截至目前为止,从这十几个勋贵以及十几个士绅家总计抄缴出黄金65万两!白银547万两!
      另总计抄缴出田产179万亩!
      以及南京城等南直隶诸城房产总计三百多处!
      至于珠宝首饰、字画古董等财产,更是难以计数!
      刘升记得,历史上有种说法,顺军进北京后,拷打大明勋贵和官员,总计获得三千多万两银子!
      以前他不太信,如今却是有些信了。
      他抄缴了南京十几家勋贵、十几家士绅,便有五百多万两银子。北京作为大明国都,勋贵、官员汇聚之所,顺军能拷掠出三千多万两银子也不稀奇。
      这次抄缴出的钱财,刘升依旧按原来的办法划分。
      黄金、白银中取十分之一充入兴崋王府,剩余十分之九则充入崋部公库。
      至于珠宝首饰、古董字画等宝物,以及田产、房产、商铺等不动产,也都充入公库,留待以后变现,或国家公用。
      作为后世人,刘升很清楚,钱放在那里不用,就是个数字,唯有用出去才能展现其价值。
      再加上如今崋部公库钱很多,刘升便准备让臣子们也感受下这次处置十几个大明勋贵所带来的好处。
      他放下手中文函,便道:“传马士英、章旷、何应瑞、张有誉、钱运生、王铎来奉天殿议事!”
      殿内侍卫领命,当即拿了手谕前去传唤众臣···
      钱运生见到传唤的侍卫时,正指挥仆从打扫住所、归置物品。
      两三年间,崋部势力迅速扩大,作为很早就投崋的官员(确山县主簿),钱运生官职也是一路高升,如今已贵为财政部左侍郎!
      目前刘升并未任命各部尚书,左侍郎就是该部门的一把手。
      所以,钱运生如今掌管着崋部的财政大权。
      几日前他一到南京,觐见刘升后,便得赐一套府邸——虽说之前只是一大明勋贵的别院,却也足有五进,对他来讲是极大的宅子了。
      他此行只带了十几个仆从,又知道刘升不喜官员奢华,干脆将大多数院子都暂时封闭起来,只住前三进。
      得知刘升召见,钱运生忙不迭去换了一身正式的袍服,随侍卫前去紫禁城。
      钱运生来到奉天殿前殿(奉天殿有前殿、正殿、后殿、左右偏殿、左右厢廊及四处角亭),瞧见里面已有三人在坐着等候。
      这三人他都不认识,却都穿着绯红色的大明官袍。
      钱运生看看他身上的普通袍服,顿时觉得有点别扭,同时又不禁暗想:这三位多半是南京这边的大明降官,来见大王却还穿着大明官袍,怕不是心里头还念着大明。
      三人见他来,先后起身,却无人说话。
      却是都不认识钱运生,不知如何开口。
      钱运生笑呵呵地一拱手,道:“鄙人财政部左侍郎钱运生,三位怎么称呼?”
      “原来是钱侍郎,下官民政部右侍郎张有誉。”张有誉打量着钱运生,心中滋味复杂。
      原本刘升是授他户部右侍郎之职,后来决定不再延续明制,把户部拆分为财政部、民政部,于是他就变成了民政部右侍郎,权力少了一大半。
      而眼前的钱运生,却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早早降了崋,如今成了大崋元老,还需他们这些后来的降官巴结。
      果然,随后何应瑞、王铎也相继自报姓名、官职。
      “工部左侍郎何应瑞。”
      “下官礼部右侍郎,王铎。”
      听了名字,钱运生这才知道三人都是原来大明的南京六部大佬。
      想到如今跟这些人站在了一起,甚至地位还要略超过他们,钱运生便觉得浑身舒爽,走路都仿佛带风。
      他伸手示意道:“三位不必客气,都坐。”
      几人坐下后,张有誉忍不住问:“钱侍郎可知大王召我等有何事?”
      钱运生也不知道有何事,但还是自信地道:“如今在南京的政务院各部侍郎

第320章 南京变(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