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雪梅真牛逼!
      面对专家教授和台下数百名学生观众毫不怯场。
      看到云雪梅在台上振臂疾呼,杨见、骆冰在内的同班同学血脉喷张,高声点赞。
      “果然还是我们的俏夜叉,敢说敢做,名不虚传。”
      杨见说。
      提起中国古代四大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见再熟悉不过了,要不然,今天也不能来。
      在学校,他英语和数学不太好,但是文字接收能力超强,语文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从初一开始接触四大名着,初中阶段全部通读。
      到高中又读几遍。
      每读一次都有心得体会,不断刷新之前的感觉。
      上大学后,随着知识积累,对四大名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为此,他曾经写过一万余字的评价,几番易稿,投给一家刊物,结果如泥牛沉海,再也没有消息。
      今天台上的曹良将四大名着贬低的一无是处,而教授竟然给曹良打掩护,企图蒙混过关,让他感觉极不舒服。
      本想拉着朱珠和骆冰一走了之,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云雪梅以及郭峰两人的发言震动了他,台下学生的殷殷期盼,礼堂空间飘荡着的热血气氛,感染了杨见。
      他胸臆之间气血澎湃,似乎有个声音在呐喊,按耐不住的从座位上站起身,低声吼道:
      “我来。”
      在无数双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他从通道走上论坛讲台,接过云雪梅递来的话筒。
      朱珠愕然。
      骆冰呆住了。
      坐在后面的同班同学集体石化。
      杨见上去了?
      出乎所有熟人的意料之外!
      似乎谁上去他们都不奇怪,除了杨见。
      在他们的印象中,杨见从来是个无声无息的人,不喜欢高调出风头,更没有在课堂或者论坛上演讲的经历。
      他行吗?
      杨见清清嗓子,缓解紧张心情。
      抬头看去,台下一张张青春飞扬而又热切关注的脸,写满了鼓励和期待。
      他有些感动。
      许许多多的话,汹涌上冲,不吐不快!
      “大家好!我是20届的杨见,说实话,昨天有同学邀请我来听研讨会,还有点儿不愿意来,但听说是关于四大名着的,我就来了。因为我从初中到高中通读了四大名着,不能说精通,可以说印象深刻”
      台下鸦雀无声,教授们也停止窃窃私语,看着杨见的演讲。
      曹良站在左旁,云雪梅郭峰站在右边。
      头顶白炽灯照的礼堂如同白昼,甚至能够看清台上人脸毛孔。
      轻微的呼吸声,落针可闻。
      安静的氛围以及听众聚精会神的姿态,鼓舞了杨见。
第72章 体制内的好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