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地名大全
1桃花岛:只能确定是今天浙江省舟山群岛中比较靠外海的一个小岛
2神龙岛:根据此岛在辽东,岛上又有毒蛇推断,这应该是辽东半岛海域的蛇岛。蛇岛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顺港25海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3侠客岛:岛上有火山。应该是菲律宾群岛中吕宋岛西面的一个小岛。(印尼虽然也有火山,可是太远)
4冰火岛:这是最难推断的神秘小岛。有火山(大陆版块学),有洋流(海洋洋流学)
从舟山附近的洋流,有黑潮,往北走,分出一支暖流——日本暖流。穿过对马海峡,来到日本海。再穿过库页海峡,来到鄂霍茨克海。不过根据书中描写,有大片冰域。那么应该更往东北走,来到白令海。由此我推断,应该是在白令海西南部的一个火山岛。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会在北冰洋呢?呵呵,他们那“漂流一号”,是绝对穿不过白令海峡的。
逍遥派方位
1灵鹫宫:应该在天山东段,博格达峰附近。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座落在新疆阜康县境内,
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
2星宿海:宋代称扎陵湖、鄂陵湖附近为星宿海,位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距玛多县城约40多公里,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
昆仑山方位
1光明顶:应该是木孜塔格峰, 海拔 6973 米 。位于东经 873 度, 北纬
364度。座落在新疆南部岩羌县境内阿尔金自然保护区的西南角与西藏的交界处,是中昆仑山脉上的最高峰。
不过这山峰太高,或者是旁边的一座矮点的也说不定。根据小说中描写,光明顶北部是沙漠,而木孜塔格峰背面的库木库勒沙漠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沙丘披云挂彩,中间有湖泊,实属罕见。干燥的沙漠北部居然涌出清凉的泉水,形成了沙子泉,泉水汨汨潺潺,汇成一条河,浇灌着如茵的草甸。这与小说中光明顶的环境极为符合
2昆仑派三圣谷:小说中说与光明顶靠近,那么也应该在木孜塔格区。应该是魔鬼谷。这个充满恐怖色彩的深山峡谷位于新疆和青海的交界线上,处在东昆仑山和祁曼塔格山的夹峙之下,全长100多公里,宽30公里,海拔3000米至4500米之间。山谷内雨量充沛,绿草如茵,大小淡水湖泊星罗棋布。
运诚方位
凤陵渡:风陵渡地处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历来是晋、陕、豫三省的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风陵渡北,有一座高约2米,周长30米的古陵墓,相传轩辕黄帝的贤相风后就长眠于此。
风陵渡做为交通要津,历时千百年,一直是以摆船渡河。小说中同时代的诗人《题风陵渡》诗写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鸟眠。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
黑沼:运城盐池,亦称解池。位于运城市南,中条山下,浇水河畔。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是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
百花谷:位于盐湖的凤凰谷,依山傍水,松柏缀绿,奇花异草,风景宜人。
万兽山庄:没有相关资料,只知道以前在甘肃省祁连山下,后搬迁到运诚。
湘西的方位(湘西我去过)
1一灯隐居的地方:呵呵,很明显,作者在写另外一个桃花源。并且对照书中,沅陵东北,不就是桃源县么?我去过桃源县几次,虽然没有看到小说中的景色,不过也差不多了
2铁掌帮五指峰:根据地理位置以及地貌,应该是在沅陵县内武陵山余脉。莫非是夸父山?
距县城93公里(水路)。《朝野金》载:“夸父山在辰州东,三石品立,古老传曰:邓夸父竞走至此炊饮。三石者,夸父支鼎也”,夸父山峰峦兀立,如雨后春笋,形态各一。山脚曲径迂回,风绕山间,发出金鼓齐鸣、雷霆霹雳有滚动之声。山间流水常年浑浊,相传神仙张果老去游至此如架锅煮饭,米汤溢出所成。
3连城决戚长发隐居地——小说开篇:“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乡下,三间小屋之前,晒谷场上,一对青年男女手持木剑,正在比试。”沅陵县麻溪铺镇位于沅陵西南部,距县城22公里,319国道和沅竹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溪流纵横,山水相间,
计老人居《白》;
根据书中哈萨克草原,以及李氏夫妇的路线,应该在天山东段南麓,吐鲁番附近。而书中重要地点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偏南约46公里火焰山乡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
黑木崖《笑》:
今河北保定西太行山段
王屋山《鹿》:王屋山距河南西北济源市区35公里,区内峰峦叠嶂、气壮势雄,宫观林立、人文汇萃,泉瀑争流、树古石奇,誉满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汉魏时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海拔1715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 “擎天地柱”。
崆峒山:
许多人都知道崆峒派,但又有多少知道崆峒具体位置?
崆峒山雄踞甘肃省东部平凉市西郊11公里处,是六盘山支脉。
崆峒山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于世,秦皇、汉武“慕黄帝事”,“好神仙”西登崆峒,《山海经》、《水经注》、《汉书》均有记载,《封神演义》着意描写,并列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
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我国著名三大武术流派。始祖于飞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其第十代掌派黄飞霞,曾在1956年北京全国武术观摩赛时获,获剑、枪、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崆峒武术传统源远流长,据《尔雅 8226释地》载:“空同之人武”。唐代李白诗:“世传崆峒勇”、杜甫诗:“崆峒足凯歌”。道教武术讲究关系密切。它以保护宗教和强身健体为宗旨,经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崆峒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和神拳门五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还有留传下来的各种秘谱,为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崆峒武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的精华,在其手法,套路、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加功力为目的。崆峒派武术特点是 “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致胜。崆峒派武术飞练分五大门,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每门有十五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每套路又有几样“奇兵”。除此,还有一套先天十八罗汉手,此拳是达摩所创的少林母拳,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基本功来练习。崆峒派武术的飞龙门是初级门,套路有飞龙拳、飞龙掌、飞龙刀、飞龙枪、飞龙剑、飞龙铲、飞龙棍、飞龙双鞭等。追魂门和夺命门与飞龙门内容相似,只是一级比一级技高一筹。醉门是功夫较深的一门,有些功夫属于绝技,如醉双剑、“醉八仙”堪称拳中之王,有跃、翻、扑、腾等高难动作,变化莫测,复杂惊险,不易掌握。神门拳是最高武功,可拳打不实,用意而不用力,是崆峒派武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功夫。
南荆北
001 金庸地名大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