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林族利益[2/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士衔或从二品的散阶授赏也应该有的,看上去没有什么实惠,但是确实有了入朝列入相位的资格……另外,我从燕京出来时,朝曾有大臣殿上公开议论迁都之事,虽然这样的议论给圣上严厉申斥,但是还能制止人心里不想吗?”
      林缚除了叹气还能有什么表情?
      江宁为留京,自然是迁都的第一选择,顾悟尘此时看上去还不具备入相的实际资格,但是真要迁都江宁,已经江宁、江东站稳脚的顾悟尘就成为真正的实权派人物,这种实权与影响力的抗衡,可不是名义上的官职能拿来形容的。
      顾悟尘也许没有取代岳冷秋楚党里地位的心思,但不能保证岳冷秋不提防啊。至少楚党内部,岳冷秋与次相张协的关系为密切,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年进士及第,翰林院也长期共事,是儿女亲家。
      认真说来,顾悟尘一系,也可以说是东阳一系的影响力其实也不小了,顾悟尘已是江东郡的实权人物,林续也是正四品右都佥御史兼督河间府兵备,这次又获委知府事实职,掌握河间府军政大权,林庭立掌握东阳乡勇、林缚掌握江东左军,关键是江东左军这次赢来的声望很高。
      顾悟尘之前的快晋升,别人多少还会质疑他的能力与资历,如今有江东左军的战功作注,对顾悟尘的这种质疑自然也烟消云散。要是时局进一步糜烂下来,说不定朝野以及宗室会有人盼望顾悟尘出来主持政局——这才是出相的人望基础。
      林续眯眼看着林缚,迟疑了片刻,才说道:“老十七,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大哥请说,我们兄弟间还有什么不能言的?”林缚说道。
      “兵部主事杨枝山与陈信伯倒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可知道?”林续说道。
      “这个倒不清楚。”林缚摇头说道。
      “杨枝山与陈信伯的门生司天监少监姜岳是同乡,姜岳这人西秦党里是个怪胎,只知道研习天、历法、农事,其他事悉不关心,与同僚接触也少,要不是姜岳是陈信伯的侄女婿,旁人也不会把他视为陈系官员——”林续说,“杨枝山回京后,给我捎来一封信,很突兀的提到姜岳邀他喝酒一事,你以为这里面隐藏怎么的意思?”
      要是将顾悟尘这层外剥去,林家即使无人朝占据高位,但已成大越朝第一等的势族,至少残酷的党争有待价而沽的资格。
      眼下没有人能影响到林缚对江东左军的掌控力,观军容副使刘直根本就是一个摆饰,刘直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很安稳的从不干涉江东左军军务——林续知道林缚出于种种顾虑,没有直接拉拢晋军残部,但是林缚对晋军残部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使晋军残部甘受指挥调动的程度,林庭立及林族子弟对东阳乡勇的控制,也非顾悟尘能比。
      很显然,林家离开了顾悟尘,根基依旧坚实,但是顾悟尘离开林家,就成了空架子。
      林缚长吁了一口气,问林续:“大哥有没有给杨枝山回信?”
      “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跟你商量?”林续说道,“要不是岳冷秋闹出这一招,我都不想提这事……”
      “你我兄弟也没有什么话不能说的,”林缚语重心长的说道,“大越朝如今是千疮百孔的一艘船,楚党也好、西秦党也好、吴党也好,你我也好,都这条船上。就这条船外,东虏与奢家是一大一小两条一心想将整条船都吞下去的恶鱼,大哥,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林家总是要大哥你来做主的!”
      林缚这么说,林续当然高兴,但他心里很清楚,朝廷或者说楚党能轻易的将他从右都佥御史兼督河间府兵备事、知府事的位子上拿掉,换别人来干,不用担心有什么后遗症,但是想要剥脱掉林缚对江东左军指挥权,就要认真考虑能不能承受种种的损失、甚至要考虑可能会引起的反噬。
      同样的,林续想要右都佥御史兼督河间府兵备事、知府事的位子真正的站稳脚,这时候主要的不是依赖楚党,而是依赖林缚,依赖驻津海涡口的江东左军以及林缚河间府赢得的巨大声望。
      除了之前的物资支持外,林缚河间府的声望使得林续河间府备兵、备荒、备粮、收复失城、安置难民诸事都极为顺利,地方上乡绅势力也相当的配合。至少林续调动、使用乡兵,就没有感到有碍手的地方,要没有林缚河间府打出三次大捷来,地方上怎么可能将乡兵势力拱手相托?
      “你这么说,我心里就豁亮了,”林续说道,“眼下紧要的,是这个难关要怎么渡过去!我是不是要直书奏事,要朝收回督漕的成命?”林续主职是正四品右都佥御史,种种情报都可以随时奏报枢。

第62章 林族利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