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齐头并进[1/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十日,葛存雄奉林缚令,率靖海第三水营溯淮水西进至山阳县,协助刘庭州山阳湾西口渡淮,并将林缚调拨山阳县守军归刘庭州节制一并渡淮作战的令函呈上。
      京派来传旨的监察御史邓渭看到林缚的公函,急得直跳脚,不顾仪态,指着葛存雄就骂:“林缚小儿视援徐为儿戏,祸国害民小贼也,老夫便是身死徐州城下,也不会放过他,我这就回去上奏本参他!”
      动身前得林缚面授机宜,邓渭等人这么大的反应,葛存雄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的,他手按佩刀,站堂前,不理会邓渭的指责,抱拳朝刘庭州说道:“我奉命来协助刘大人率部渡淮,权职分属,制置使令函里均有言明。待刘大人渡淮后,制置使会东路对流寇的窄桥大营展开攻势,与刘大人齐头并进,共援徐州,以解岳督之危……”
      刘庭州神色如常,说道:“制置使的军令,我已知悉,渡淮之事就要辛苦葛校尉了……”
      葛存雄告辞离开,返回渡口水营,他过来是负责水面警戒,保证刘庭州所招募的万余民勇乘民船渡淮时不受到攻击即可,至于能不能北岸站稳脚,能不能顺利的对泗阳寨展开攻势,都不关他的事情。
      葛存雄下堂离去,山阳知县滕行远也按捺不住,站出来言辞严厉、矛头直指林缚的说道:“制置使是要致府尊于死地啊!府尊将山阳县守军也调过淮水作战,战事一旦失利,淮东防线将山阳出现一个大口子,制置使则可以名正言顺的从东路撤回来填补到山阳来……”
      刘庭州翻弄着林缚发来的令函,心里微微叹息,嘴里却说道:“要是我们沿泗水进军顺利,山阳留个口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莫非你们对渡淮援徐也没有信心?”
      滕行远不能驳刘庭州,给马服使了个眼色。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怕这是林缚小儿的奸计!”马服说道。
      马服因违宵禁之令,好几个忠心耿耿的家人给林缚斩杀,他夫妇二人也给囚了半宿,终拿出三十万两现银才得脱身。
      如此奇耻大辱,马服自然不会忘却,得知刘庭州与林缚援徐事闹翻的消息之后,立即出钱出人,助刘庭州筹措渡淮军。
      也因此,议事之时,马服才能与刘庭州、邓渭、滕行远等人对坐堂前。
      马服助刘庭州,除了想借刘庭州打压林缚淮安的嚣张气焰外,他也不希望徐州陷落。
      楚王女云阳县主尚马服为事;马家能淮安耀武扬威,除了马家世代为盐铁宦商外,马服还借助了封藩徐州的楚王府的权势。徐州若给流匪攻陷,楚王府绝了嗣,对马服来说,有断臂之痛。
      本来林缚将山阳县守军调给刘庭州一起渡淮去解徐州之围,对马服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山阳县守军战力颇强,四五千兵马,远非刘庭州仓促招募来的民勇能比,渡淮作战有胜算,但是马家的根基山阳,马服实无法想象山阳县守军给调走之后,林缚会玩什么妖蛾子。
      陶春不吭声。他这时候已经不指望林缚会出兵,能将山阳县守军带过淮河,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肖魁安也不吭声。他实知此行北上,死一生,他受刘庭州提拔之恩,代为领兵随行北上,义不容辞。若能将山阳县守军也带上,就能多一分生机,肖魁安又怎么会反对?
      马如龙也不吭声,他也不反对将山阳县守军一起带过淮河,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赶紧派人通知家人去淮安城住一段时间?
      邓渭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不是反对山阳县守军渡淮,他跳出来要与刘庭州一起募民勇渡淮援徐,只是想摆个姿态迫使林缚北进。
      事实上葛存雄携林缚令函过来,邓渭都没有认为他会真的跟刘庭州一道率渡淮军北进。
      邓渭与刘庭州是管民事之官,林缚才是领兵之帅臣。
      从来都没有官出征、帅臣守土的道理,因此邓渭一直都不是很担心,认为林缚终会服软,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林缚会玩出“东西两路、齐头并进”的毒计来。
      林缚渡淮沿沭水北进,同时要刘庭州率兵渡淮沿泗水北进。即使刘庭州战败身死,别人也只会说刘庭州没有用兵的本事,不会再有人指责林缚什么了。
      恰如山阳知县滕行远所言,邓渭也认为一旦山阳县守军随西路北进失利,遭受重大损失,之前围着绿柳园骂林缚见死不救的那些淮安清流、乡绅、士子将立马变脸,求爷爷告奶奶的请林缚撤军回补山阳的防线缺口——邓渭这时才省悟到将自己逼到死路上了。
    &nb

第44章 齐头并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