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1章 站队[1/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给力的第三来了!什么时候见过俺连续三啊!红票呢,今天的目标:红票不破一万二誓不罢休!
      江宁大势已定,接下来就是飞马传诏,通告天下。
      地方上这时候已经错过上劝进表的时机,只能上贺表,承认帝及江宁枢的地位。谁这时候再坚持不表态,要么是自恃势力强大,拿贺表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要么就是心怀异志,等着江宁派兵来打……
      虽说立帝诏函是日夜间才拟定发出,但是消息灵通的,如邓愈、董原、孟义山、陈华等人,七日清晨就遣使进江宁呈上贺表。
      虽说比不上拥立之劳,帝登基,总要大赦天下聊表心意,若还要包怨的话,就怨他们没有淮东那种一锤定音的实力。
      当然,此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先递劝进表,万一表错情,事先给清算反而得不偿失。就算大家都认定终只能立宁王为帝,劝进这种事也是要排资论辈的。
      董原、邓愈等人,明面上都要算岳冷秋一系,那就不能越过岳冷秋先递劝进表。
      陈华、孟义山等人,明面上都要算吴党一系,那就不能越过陈西言、余心源独自上劝进表。
      林缚、林续越过顾悟尘上劝进表,争得拥立首功,即使各方面都极隐瞒梁太后及鲁王之事,官场上的明眼人也都晓得林顾出于某种不明的因素而公然决裂。
      顾悟尘与林缚是师生、是翁婿,是东阳系的两大核心人物,本来是江宁一桩市井广传的美谈,这师生、翁婿二人的公然决裂,无论是崇观帝投水而亡、宁王给拥立帝、江宁将成帝都之外引人热闹的谈资。
      东阳乡党内部,林缚与顾悟尘的决裂,甚至比帝登基之事还要惑人瞩目,这涉及到东阳系内部站队的问题。
      林续作为临时辅政大臣,要参加治丧、帝登基、定都、定国制、定年号等诸多大事的讨论,而这种核心政策的确定,必然只能宁王府里讨论、经宁王等人一致认可之后才能做出终的决策。
      从五日午后秘密返回江宁算起,林续就整整有二十四个时辰没有合眼,一直到七日午时,才拖着疲倦的身体离开宁王府,返回住处。
      虽说疲惫,但事情能如此顺利的、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掉,林续心情却很亢奋。
      对林续来说,江宁是熟悉而陌生的。
      林续考举子之前,曾江宁居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迎来酬往、狎妓蓄妾之事,也没有少做。考举子之后,就去燕京备考,燕京住了近四年时间才考进士。之后又为京官近十年,津海任职三载。前前后后算起来,离开江宁没回来差不多有十七年的时间。
      曾经的风流少年郎,如今已经冠发稀疏的年人,怎叫林续不感慨?
      孙炳给林续安排的住处,也是林续当年江宁的旧居。林续离开江宁之后,林梦得就举家迁入;林梦得去了崇州,这座宅子就空这里。
      相比较林续即将拜相的身份,这座宅子显得狭小、陈旧,不够阔绰,孙炳候着林续下车来,见林续颇为感慨的看院门上的字迹有些斑驳的门额,说道:“大公子要是念旧,改天将左右两边的人家院子买过来,打通了……”
      “不用这么麻烦了,住这么宽敞的地方挺好……”林续说道,立宁王为帝,只能说是将大局暂时稳定下来,背后的勾心斗角、波澜起阔不会少,除了照顾起居的人外,没必要将家小、家生子几十口人都迁到江宁来,这么大的院子足够用了。
      “大公子说这般好便这般好,”孙炳说道,“三公子派人过来跑了好几回,要不要派人过去告诉他说你回来了?”
      孙炳说的是林庭立长子林续禄。突发这样的巨变,东阳乡党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晓得林缚与顾悟尘到氏出了什么岔子要公然决裂。知道事情真相的林续禄是给打乱手脚、不知所措,好些事情只能找林续商量,偏偏林续一定留宁王府里商议帝登基等事。
      “老三啊!”林续微蹙着眉头,东阳离江宁近,即使这边没有知会东阳,东阳也应该赶董原、孟义山之前将贺表递到江宁来——东阳到这时候都没有动静,就说明他二叔林庭立之前给顾悟

第91章 站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