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歼灭[1/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夏江率部出城驰援乌山尖,秦子檀也冒险出城,十数精锐哨探的护卫下,登上永嘉城东一座能看到乌山尖战场的高岭,以便能随时观察到乌山尖战事的发展。
      秦子檀没有办法劝温庭瑞放弃乌山尖,永嘉守军这段时间收缩防守憋屈得厉害,需要残酷的野战来进行发泄。不然士气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很不利后期坚守城寨。
      同样的,秦子檀未尝不渴望能野战打击一下淮东军浙南的进攻锐气,为颓靡不振的浙南战场扳回一些主动。另外保证天水寨与永嘉城之间的陆路通畅,也极为重要。
      双方乌山尖西南麓甫接触就进行如此残酷的厮杀,这种架式,除了先一步击溃对方之外,都没有给自己留一条能从容退出战场的后路。
      眼前这一切都有些出乎秦子檀的意料。
      安夏江极度渴望野战的心思,秦子檀能理解,但没有料到淮东军的求战意志会如此坚决。
      秦子檀看来,淮东军浙南战场已经占据战略上的优势,应该采取步步小心、层层推进的策略,这种不胜即惨败的残酷乱战厮杀,应该是淮东军极力避免的。
      很快,左前方的塔子山山头出现黑压压的淮东兵卒。
      秦子檀痛苦的皱起眉头,他这时候能明白淮东军选择的策略:淮东军就要让乌山尖变成屠杀战场,想要将他们永嘉的守军都卷进去,利用兵力上的优势,进行血肉屠杀、比拼消耗。
      乌山尖是处于天水、永嘉及乐清三地之间的一座小山,从乐清城前往乌山尖的道路稍微远一些,但也只有十八里路而已,有利于双方快速的往乌山尖战场持续不断的投入兵力。
      淮东军以往很少选择正面战场的绞杀战,总是喜欢耐心的寻找对手的弱点,关键时刻发出致命一击,以致秦子檀对淮东军这时候选择比拼消耗的绞杀战很不习惯。
      片刻后,温庭瑞派人潜来问策,要立即对乌山尖西南麓的绞杀战场做出应对处置。
      战事如此激烈、残酷,分出胜负之前,想让安夏江率部撤出战场,已经不可能了。
      当前的形势很明显,淮东军不断从乐清城里派遣步卒陆续进入并控制乌山尖附近区域,准备随时将多的兵力投入战场。要是他们不做应对处置,即便安夏江能打赢初战,终也逃避不了野战给淮东绝对优势兵力歼灭的命运。要是他们从天水、永嘉抽兵进入乌山尖附近区域,战事规模很可能随时扩大并演变成全面的会战。
      相比较收缩防守的策略处处被动、易给淮东军各个击破,全面会战也许加有利。
      但是全面会战,以少击多、打溃淮东军的信心跟胜算到底有多少?
      他们永嘉江北岸的精锐太有限了,加上乡兵,才七千余众,即便立即从南岸的瓯海抽兵渡岸来援,顶多能凑足万人。
      兵力虽然不足,但淮东军可能虚张声势——他们战略占据这么大的优势,完全没有必要仓促的会战一决胜负。
      当温庭瑞将决定权交到他手里,秦子檀却迟疑不定,难下决心。
      统兵将帅稍纵即使的战机面前,比起超越常人的谋算外,也许需要的是决断力。
      没有等秦子檀痛下决心,天水寨守将就替他做出决断。
      就秦子檀迟疑不断之时,北面岭头的望哨就观察到天水寨擅自行动,有一支千余人的兵马出寨西进,从东面接近乌山尖战场。
      很快,温庭瑞亲率两千精锐出永嘉东城来与秦子檀汇合。
      天水寨擅自行动,使得秦子檀、温庭瑞别无选择。投入乌山尖战场的兵力太多,他们永嘉损失不起两千精锐,即使不进行会战,也要出兵将投入乌山尖战场的兵力接应出来。
      乐清南城门之后的串楼高达丈有余。
      比起砖木结构的敌楼,全部用硬木建成的串楼,结构上坚固,至少能承受大型抛石弩连续四下重击。故而淮东控制区域的城池,为城望哨及指挥战事方便,弃用城楼,而紧贴城门的地方建高坚固的串楼。
      天清云远,人站串楼之上,能望见乌山尖战场的外围情形。
      林缚只是站串楼里观看战场情势,从头到尾都不干扰周同指挥整个战事。除了协调外,有时候是需要他人乐清鼓舞士气。
      林缚本身是极不愿意进行“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绞杀战,太残酷,对淮东的兵力消耗也太大。但是留给他的时间太少,无法从容不迫的将淮东浙南占据的优势转化为终的胜利。
      “督帅当年本有彻底击败奢家的机会,虞万杲攻陷建安之后,奢家几乎失去进行持续作战的纵深

第114章 歼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