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故人往事[1/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花脸将永昌侯元归政、元锦生父子领到林缚东衙书房守静堂的外厢房里等候。
      “我家大人正前厅议事,还请永昌侯爷跟少侯爷这里等上片刻……”陈花脸吩咐人去沏茶水,他也坐这里陪同——书房里林缚日常处置公务的重地,虽然林缚刚从浙东回来,还没有踏入书房半步,但有客此,当值的侍卫长也不会稍离片刻的。
      元归政鬓发已然花白,五旬才过的年纪,已呈老态——陈花脸嘴拙,招呼一声,便闭口不言,元归政与其子元锦生也不便交谈,便打量着里厢房里的陈设。
      里厢房便是林缚日常办公的书房,当真是简朴得很,也很狭小,才三步见方,居摆着一张木色长案,堆满书卷,还有些零乱。长案上没有常见的房四宝,一只瓷筒子插着几支淮东所产的炭笔。靠壁摆着一张小橱,照样是卷案琳琅满目,有会客相谈的小榻,榻上放着一张矮几,墙角边摆放着一张角桌,摆着一枚曲颈青瓷瓶,插着几枝摘下来挂蕾的桂花枝。
      崇州的桂树都已经挂蕾了?
      元归政到崇州也有两天了,却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处。
      听着外面有甲片响动,探头看去,却是林缚与两名侍卫走来院子里,元归政与其子元锦生站起来,走到廊檐相迎。
      “赶巧前厅议事,让侯爷久候了,”林缚站庭院里拱手而礼,又问陈花脸,“可曾给侯爷备好茶伺候着……”
      “可不敢怠慢,刚劳烦小兰姑娘去沏茶,大人您就来了。”陈花脸说道。
      这处书房实际与宋佳东衙旁独居的小院相通,林缚崇州里,也总是由宋佳帮着处置公函,书房平日里也由宋佳院里的人帮着打理。
      “崇州拜访太后,未曾知会林侯爷一声,甚为失礼;本打算明日回江宁的,遂今夜赶过来拜望一下故人。”元归政说道。
      “好说,好说……”林缚笑道,似乎对元归政不告而来崇州,毫不介意。
      适才偏厅里,有人对元归政已来崇州而军情司毫无察觉,颇为不满,但林缚不以为意。
      军情司的存,林缚是要将其作为参谋机构使用,重军事,而非特务机构用于监视地方;军情司主要培养的是有战术战略思维的武官跟参谋人员,而非特务人员。
      军情司虽然下设特勤室,但人员及资源的投入都很有限,而且主要用对浙闽及燕胡控制区域的情报集;军司控握江宁的形势变化,主要依赖于孙炳等人,而崇州这边对梁太后与海陵王元鉴海的起居,也非严密监视——元归政真要隐踪匿迹潜来崇州与梁太后见面,崇州这边无法知晓,也正常得很。
      林缚请元归政、元锦生到书房坐下,说道:“苏湄到崇州后,开了间茶楼,时常惦记着侯爷的恩情,要不是天色已晚,我倒想请侯爷与锦生兄到苏湄的茶楼里一坐,叙一叙旧情……”
      “那就不叨扰了,以后还要来崇州拜见林侯爷跟苏湄姑娘的机会……”元归政说道。
      曾几何时,元归政将苏湄当成重要的一枚棋,而这枚棋子如今已不是元归政能掌握——江宁辖下,林缚兵权重,林续、黄锦年等人皆附淮东,即使他此时将苏门案捅出来,朝廷也只会息事宁人,不敢触怒淮东;而淮东与江宁早就是貌合神离,也不差拿苏门案出来挑拨离间。
      前些日子,江宁有官员上折子请梁太后还朝,林缚心想元归政潜来崇州,大概是为这事。不过元归政不说,他也耐着性子不提,闲言碎语,问道:“侯爷此来崇州,藩公怎么没有相随?”
      林缚江宁见过元归政几面,藩鼎都相陪左右,这次独不见他。
      “谢朝忠将藩楼买了去,藩鼎得了一场急病,卧床不起,不然也会来崇州拜见故人的。”元归政说道。
      “哦,藩楼都易主了?”林缚想起藩楼旧日风光,颇为感慨,问道,“是几时的事情?”
      “就上个月。”元归政回道,话语间有些许苍凉。
      藩楼表面上是藩家的产业,实际代表永昌侯爷江宁城里的荣光。
      拥立鲁王之事,元归政也有份参与,虽说事后永兴帝没有追究诸人的罪责,将拥立之事轻轻揭去,但随着顾悟尘被迫离开江宁、鲁王降爵改封海陵王,永昌侯府江宁也注定要衰败。以往永昌侯府的座上宾客,如今唯恐跟元归政牵上关系,给帝猜疑。
      永昌侯府一旦失势,所辖庞大产业,自然沦为江宁

第2章 故人往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