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章 袁州条件[2/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正是袁州周围的山川地理,林缚手按地图上,与傅青河、高宗庭说道:“怕就怕黄秉蒿这时候还不够贪心啊!”
      “奢庄焉会轻易叫黄秉蒿降了我们?”对黄秉蒿贪不贪心的问题,高宗庭则为肯定,“主公许给他的条件,不可谓不宽厚,也无意立时解去他的兵权,又许他地、又许他钱银,他要是刻忍、不贪心,怎会拖到今日还不给回应?”
      “陈子寿曾为边将,黄秉蒿身边的谋主边策也曾辽西为官,受陈塘驿战败牵累,给剥夺官位,才返回江州,给黄秉蒿招揽过去为幕僚,”傅青河说道,“黄秉蒿与燕胡应无直接的勾结,但受陈子寿及边策的影响,淮东与燕胡之间,他也就难免会看好燕胡,何况奢庄渡江北逃,投燕胡之心坚定,又怎么不想方设法将黄秉蒿一起拖上船?”
      “事临情怯,我是过于担心袁州了,”林缚笑道,“既然黄秉蒿不愿做人、便要做狗,当前形势,怎么也要向将来的主人表一表忠心!”
      袁州的事情解决不好,淮东江西给牵制的兵马就太多了。
      为了接下来跟燕胡对峙,林缚连一兵一卒都不想浪费其他地方。
      从豫章沿赣江往南百二十里,即为清江县,袁河从清江县北境汇入赣江;沿袁河西进,行二百里,即为袁州城。
      袁州城以东的下袁、渝、阳乐诸县,包括清江县,皆隶袁州府。
      林缚初使高宗庭到袁州与黄秉蒿谈归附事,许黄秉蒿保留两万兵马,负责袁州府东部、包括袁州、芦溪、上粟诸县内等区域的防务,这恰恰也是黄秉蒿此时所实际控制的区域。
      而袁州城以东的下袁、渝、阳乐、清乐诸县则分拆出来,置清江府,归江西行营管辖。
      下袁、渝二县位于袁水下游,为东出袁州的必经之路,只要将下袁、渝二县割出来,淮东捡其一城驻以三五千精锐,就能将叫黄秉蒿老老实实的留袁水上游,而对其下的豫章没有威胁。
      这个方案也是暂时解决江西遗留问题的佳方案,既不会立即触动黄秉蒿的权柄,也能叫江西形势安定下来。然而,黄秉蒿颇为贪心,一开始就要求割据整个袁州为己有。
      下袁、渝、阳乐三县不说,清江县位于赣江西岸,有八郡通衢之称。
      章、贡二水为赣江正源,赣州境内合流后才是赣江主流,孕育赣州为江西堂奥要地。赣江北行八百里,汇合袁水之后,水势才陡然开阔。清江县城就筑赣江与袁水相会之处,可以说是赣第一要地,失清江,则赣州与豫章首尾不能相顾,联系断。
      黄秉蒿要将清江县也据为己有,野心已经不仅仅是要割据整个袁州,实际是想将清江县以南的赣、赣南地区都收入囊。
      然而所有的谈判都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黄秉蒿一开始就开出这样的条件,豫章倒也没有信以为真。
      毕竟淮东军进入江西后,黄秉蒿所部兵马主要聚集袁州城里。除了以下袁县为袁州外围防线外,黄秉蒿嘴里嚷得再厉害,倒也不敢淮东军眼皮子底下,派兵去争渝、阳乐、清江三县。
      林缚断不可能叫清江县给黄秉蒿得去,渝又是袁水下游的重镇,从渝往东,地形相对平易,道路四通八达,北上经阳乐可达豫章,南下可绕过清江,进入赣南地区。叫黄秉蒿得去渝,淮东渝周围的驻防压力就会倍增——时到今日,林缚退步,同意将下袁县割给黄秉蒿占据,但底限是清江、渝二县一定要割出来:清江衔接赣州、豫章,渝驻以精锐,则能限制黄秉蒿从袁州出来。
      梁成翼弃守河的消息传到豫章之后,林缚即派人再去袁州,向黄秉蒿、陈子寿等人通报后的投降条件,还同意每年额外补十万两银给黄秉蒿以补袁州钱粮不足,条件不可谓不宽厚。
      然而黄秉蒿将近四万兵马聚集下袁、袁州二城里,既不分兵争渝、清江二城,也不答应林缚分区防务的投降条件。
      由于下袁对渝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谈妥条件之前,林缚也不敢贸然派兵进驻渝。要是派出的兵力太少,有给黄秉蒿吃掉的担忧;派去的兵力太多,又影响后期的军事部署。
      袁州一事还是拖那里,得不到解决,渝、阳乐二城还空那里。
      按说林缚进入豫章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袁州一事到这时没能解决,也还谈不上有多拖延。但是,北面的形势发展得太快,特别河兵马汝阳大溃,曹家从关撤走,燕胡兵马南击南阳的通道已经打开。
      南阳也变得岌岌可危,燕胡即将与荆湖的诸路叛军连成一片,淮东兵马则需要立即从江西脱身、渡江北上,袁州一事就不能再拖延下去。g。

第71章 袁州条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