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章 大战将临[2/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
      整个河淮平原,大概也就河府受战事的影响小,梁成翼虽说无能,但他治河府时,境内大体平静,使得大量的流民涌入,进一步促进了河府的生产。
      梁成翼多时河府养五万兵马,还有粮草支应南阳,虽说河府民众给抽税抽得厉害,但从也能看出河府处河洛之上的富庶。
      陈芝虎汝阳大溃河军,拦截下来的辎重多达三千余车,各种物资高达四十万石,另外还骡马牲口近两万头。仅这些物资就足够十万兵马半年的消耗。
      另外俘获投降的河军民多达八万余人,也为接下来的南征提供足够的辎兵、民夫。
      为重要的,提前控制北汝河,截断河府民众南逃的通道,这就保证河府的农耕不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还能持续下去。
      范澜估计河府容纳流民后,丁口多达百万之众,生产要是恢复得很,产粮不亚于晋半郡。虽说燕蓟、晋等地的生产恢复较好,但是大军南征,要是从黄河北岸运粮食南下,消耗极大,能从河府就近解决一部分,将极大缓解后方粮饷的压力。
      当然,范澜从洛阳过来,除了跟陈芝虎讨论粮饷之事,还代表天命帝、穆亲王叶济罗荣跟陈芝虎讨论接下来对南阳、信阳的战事安排。
      受粮草的限制,从长安出武关直接对南阳西翼用兵的规模无法太大,西路的主攻方向还只能是从北面攻打南阳的舞阳、方城。
      关的兵马不会源源不断的走渭水、黄河南岸往汝阳一带集结,不过曹家还没有彻底的从关撤走,叶济罗荣暂时还无法从关脱身,汝阳这边的战事前期筹备,自然是委托给范澜、陈芝虎。
      事实上以陈芝虎的战绩及威望,统领大军从北面进攻南阳也无不可。只是陈芝虎用兵过于阴狠,又习惯不管友军的死活,叫周繁、周知众、孙季常等附军将领,都不愿受陈芝虎节制。
      此外,附军虽设八部,但八部之间的地位,也有强有弱,有高有下。
      强的三系附军,都来自于原越朝边军三镇,袁立山代表蓟镇降军,陈芝虎代表大同镇降军,另外还有一将,这次策册河阳郡王的周繁,则代表宣镇降军。
      此外孙季常、莫纪本、周知众、屠岸等将,虽说地位都要比袁立山、陈芝虎、周繁低一些,南征作战时,其部时常划归袁陈周三的节制,但也有一定的地位。
      南阳的用兵计划里,关会调长安孙季常部附军配合苏合汗所部燕西骑兵出武关西击南阳。
      汝阳这边,作为主攻方向,除了西路骑兵主力会调万余众会聚积过来参战,也会另外将晋西将军周繁以及莫纪本等部从关调过来参战。
      莫纪本不去说他,周繁地位不陈芝虎之下,以原宣镇降军为骨干,所辖的四万余汉军也能勇战。周繁率部随叶济罗荣扫平关,战功显赫,无论是周繁节制陈芝虎、抑或陈芝虎节制周繁,都不合适。
      当然,即使从南阳北面进行舞阳、方城,撬开南阳的门户,就是西路军确定的主攻方向,但同时不得不防备淮西方向的反应。
      很显然,淮西董原不会坐看南阳陷落,坐看淮西的侧翼完全暴露北燕的兵锋之下。
      所以汝阳这边的战事,还是要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负责从北面主攻南阳,这自然不用说。
      另一部分则为偏师,沿北汝河、颍水往东南方向前进,推进到淮河北岸。不仅要监视淮西淮河北岸、驻守涡阳的陶春所部外,还要对淮河南岸的信阳,作出进逼之势,以牵制淮西兵马不能西援南阳,实际也负责起保护主动南阳兵马的侧翼不被淮西兵马攻击。
      虽说还要防备淮东庐州的兵马走淮山北麓进援信阳、南阳,但主要作战对象还是淮西。附军里,没有谁比陈芝虎熟悉董原的了,天命帝叶济尔以及穆王叶济罗荣,都希望陈芝虎能担任偏师牵制淮西的重任。
      范澜过来,就是要将这个意思与陈芝虎沟通,希望莫纪本率部进入汝阳之后,陈芝虎即刻率部沿鸩山南麓、北汝河北岸往东南进军,先部进占汝州东南的遂平、驿城等县,直接威胁信阳淮河北岸的正阳县以及威胁涡阳陶春所部侧翼,将淮西兵马牵制那里无法动弹。
      陈芝虎站鸩山的独首峰上,眺望南面的苍茫大地,心想:董原也许正淮河岸边的硖山之间,眺望这边吧。

第74章 大战将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