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溪为山径[2/2页]

枭臣 更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给强制迁了出去,成为柴山方面控制的军事禁区。
      山高未必陡峭,山矮则未必易行。
      金水寨与佛猴岭寨相距仅十里,但隔着代燕山、横歧岭的险峻山岭,两地绝少有联络。给淮东封锁之后,连鸟兽想走这段路都变得极难。
      外人若对地理没有精准的空间概念,仅仅只看到金水寨与佛猴岭寨两座寨城里的一座,绝对想不到两寨之间的燕子溪峡谷,会贯通淮山后、也是关键的一环。
      王相金水寨下游方位筑坝拦溪,是借口从溪坝的两端各修两座引流渠、以便灌溉多的水田。当燕子溪水位给抬高之后,经引流渠往西,就能直接灌溉原燕子溪下游两岸的坡地,将金水寨以西的一部分梯山旱地改造成丰产的水田。
      由于燕子溪金水寨以东,两侧崖壁极为狭窄,即使选择开阔处,坝体长也不过七十余丈,所以筑坝的成本较低。跟上饶会战时淮东军杉溪上游临时所筑长达近二十里的大坝相比,燕子溪塘坝自然要求筑得加坚固,但由于长度仅七十丈,所费的人力与物力则要远远少于前者。
      人力相对较宽裕的时候,而随州又极为缺粮,哪怕为了多得三五千亩水田,筑坝拦溪抬高燕子溪的水位,都算正常的思维。王相随州,又是以治政闻名的能吏。即使叫人看到这边筑坝抬高燕子溪的水位,也不会有人会怀疑背后所隐藏的真实意图。
      长七十丈不到的塘坝主体,早月之前就已经筑成,不过合口蓄水抬高水位还要等候恰当的时机。南阳会战一触即发,燕子溪合口蓄水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唐希泰离开之后,王相与周斌便下令塘坝合口蓄水。
      当夜柴山境内就降了大雨,唐希泰赶回佛山岭无法走水路,只能翻越险峻山林,十里地走了一天一夜才到,等他到佛山岭,燕水溪已经抬到足够的高位。
      仿佛深峡之间陡然变出一条大河,即使佛猴岭这边的上游,水位也抬高深达三丈。佛猴岭脚还形成一座面积有数百亩的小湖。
      唐希泰翻山越岭十分的辛苦,夜里还淋了雨,赶到佛猴岭寨,跟落汤鸡似的,但看到淮山栈道后一环也终接上来,神情十分的兴奋。
      佛猴岭这边的主将为林缚亲点的黄祖禹,从辎兵挑选健锐编练,崇城军编外约有千兵马,从春后就由黄祖禹统率驻守佛猴岭上训练。
      唐希泰赶回佛猴岭寨,除了主将黄祖禹外,曹子昂与崇城军指挥使周同二人来悄然潜来佛猴岭就近观望荆襄形势。
      唐希泰连湿衣都没有换去,便将淮山以西的情况禀告曹子昂。
      林缚远豫章,车船不便。
      即便以快的速度通报军情,从淮山腹地经庐州往豫章一来一回,路途上也要耽搁七天的时间,故而庐州方向,林缚予于曹子昂有从权处置之权,汇聚庐州的失马,都受曹子昂节制。
      “回寨子里再说……”即使晓得南阳后的会战近眼前,曹子昂心气还是静如平常,看着唐希泰一身湿衣,让了一匹马给他,先回军寨去。
      回寨后,唐希泰换了干净衣衫走到指挥棚,曹子昂、周同以及黄祖禹三人都,围着荆襄地图讨论。
      唐希泰走过去,抬头看悬挂墙壁上的地图。
      长乐军、奢家残部以及陈韩三、杨雄所部汉水与淮山之间的兵马,实际都淮东斥候的严密监视之下。
      从月下旬起,奢家渡江残部的主力,特别是受奢家直接所辖的精锐战力,差不多将有四万兵马,都往石城聚集。
      石城位于汉水的游,与荆州府北面的当阳县隔汉水相望。
      胡穆重点布防江夏之际,奢家难从汉津渡汉水南下进袭荆州,将兵力沿汉水往上游转移,集结到石城,欲从石城渡过汉水,从当阳县插入荆州境内,不失为一种选择。
      然而石城另一个为重要的地理特别则容易被忽略。
      石城位于汉水北岸,从石城到襄阳,汉水几乎是笔直南北而行,水道行程两百里左右,而陆地与襄阳之间没有大的地理阻碍,传统的汉左驿道夹于汉水东岸与绿林山脉西脉之间,能直达淯河汇入汉水的樊城。
      只要罗献成将樊城让出来,奢家石城聚集的精锐兵马,就能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里,通过樊城,攻击南阳南门户野。
      虽然还没有斥候回报,但唐希泰怀疑奢家石城的兵马已然开拔北上了。
      曹子昂指着地图,说道:“虽说燕子溪的水位抬高了,易于行舟,但一次也只能渡四五千兵卒过去。白天放船而下,夜间空船而回,安排得再好,要将五万兵马潜入柴山,加上必要的补给,也要半个月的时间。南阳必然要放弃掉,他们能守上三个月,便算他们命好,不过庐州这边的兵卒,就应该立即安排潜越淮山之事……”
      周同点点头,说道:“等江西境内的事情全部解决掉之后,这边再决定出兵,少说要耽搁半个月。形势千变万化,半个月的时间太长了,耽误不得。庐州那边先行空营时,至少先叫唐复观及孙壮部先潜入柴山待命!”

第80章 溪为山径[2/2页]